近日,在賀州市城區的街巷裡,幾臺身形小巧的智能快遞無人車正平穩穿梭,它們自動識別紅綠燈,靈活避讓行人,精準駛向驛站……這一幕,正是賀州市探索智慧物流「1+2+3+N」新模式的生動寫照,也是賀州市以科技破解物流「最後一公裡」難題的變革實踐。
「賀州市中通快遞於今年5月引入了3臺智能快遞無人車。投入使用後,降低了三分之一的配送成本,同時優化了配送效率。」廣西賀州市中通快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該公司在賀州市區開通了三條配送線路,每輛車每天可以配送2000件快件。
該公司的實踐並非個例。今年,賀州市創新引入智能快遞無人配送車,主要應用於快遞網點到社區門店之間的快遞配送,實現多網點接駁,有效提高快遞企業末端配送效率。目前,賀州市已有郵政、中通、極兔等4家快遞企業6臺智能快遞無人車開展了測試應用,測試範圍覆蓋賀州城區及鐘山縣,推動快遞無人車從單點試用向多場景鋪開。在大型社區、高校,甚至園區、街巷等區域,這些「不知疲倦的配送員」展現出了強大的效能——單票配送成本從0.15元降至0.09元,降幅達40%;業務高峰時更能24小時不間斷運行,運輸效率比傳統模式高出3倍。
賀州市智能快遞無人車迅速推廣的背後是「城區+縣鄉」兩大場景的精準布局:城區先試先行積累經驗,鐘山縣試點則破解了縣鄉道路窄、車流複雜等難題,為向鎮村延伸打下基礎。而「分撥中心—無人車—末端驛站」三級智慧配送體系的構建,更通過數位化雲端管理、優化智能路徑管控和「人機協同」管理模式,讓6臺智能快遞無人車實現對33個末端驛站的高效覆蓋,提升末端驛站接件、分發、送達時效。
智能快遞無人車順利上路,離不開制度的保障。賀州市交通運輸局緊緊把握物流運輸行業特點和智慧交通發展趨勢,聯合郵政管理、公安等部門創新出臺了《賀州市郵政快遞無人車場景應用及技術規範指導意見(試行)》,對無人車應用場景的測試主體、測試區域、測試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規範,形成「政府定標準、強監管,企業拓市場、搞運營」的行業良性發展機制。這一行業規範的出臺,不僅填補了智能配送行業標準的缺失,更解決了應用智能快遞無人車運輸的安全監管痛點。
在政策護航與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下,賀州市的智能快遞無人車將逐步覆蓋等級以上公路及主要鄉鎮,並結合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建設,探索「AI+無人機」的立體配送新形態。未來,賀州市將持續以智慧配送為筆,勾勒出一幅「物暢其流」的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