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與馬士基(Maersk)合約糾紛的海庭(Seatrium)仍會按照合約如期完成項目,並於明年交付。
海庭總裁王能耀星期四(11月13日)在第三季業務報告發表會上,透露上述信息。他指出,集團會在明年1月完成為馬士基海上風電(Maersk Offshore Wind)建造的海上風電安裝船。
他說:「我認為,除了維護我們的法律權益,首要任務是完成項目,這才能(與馬士基)進行有意義的商談。」
這份合約是由子公司海庭能源(國際)(Seatrium Energy (International) )前身勝科海事浮動平臺與浮動裝置(Sembcorp Marine Rigs & Floaters)於2022年同馬士基籤署,價值約4億7500萬美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
根據合約條款,馬士基須支付20%首期款,剩餘80%在項目交付後支付。這是海庭成立前,最後一份採用這類付款條款的合約。
馬士基上個月向海庭發出終止合約的通知,但項目已完成98.9%,海庭承擔了大部分建造成本,卻只收到20%款項。這起合約糾紛將在倫敦進行仲裁。
王能耀說,若馬士基拒絕支付尾款,海庭屆時將評估這對集團的影響。
王能耀說,全球對能源基礎設施的需求依然強勁,這不僅受到人口增長推動,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運算也需要大量電力。
此外,美國政府政策引發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讓各國更重視能源供應穩定性。「我們從當前環境中發現許多商機。
當然,海庭的主要任務是憑藉生產複雜產品的能力,以及能源產品解決方案供應者的優勢,保持行業領先。」集團的維修與提升業務表現穩健,已完成47項維修與提升工程,包括12艘液態天然氣運輸船的工程。
花旗銀行分析師盧希拉多(Luis Hilado)指出,海庭訂單量增幅不大,第三季只贏得一份合同。儘管管理層說多個項目已接近最終商談階段,但盧希拉多認為,何時達成協議仍取決於客戶。
他補充說,海庭股價短期內可能維持窄幅波動,直到海庭與馬士基的合約糾紛明朗化,或集團接到更多訂單。他維持對海庭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為2.65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