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浙江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一周年落地項目投資超430億元-快遞搜
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的關鍵路徑。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陳志成在發布會上表示,一年來,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已取得重大項目壓茬推進、開放水平穩步提升、全產業鏈生態提質增效、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的顯著成果。 重大項目壓艙 全產業鏈能級躍升 重大項目的密集落地與投產,是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最直觀的體現。 據悉,一系列項目已發揮實效:新奧LNG三期、中儲糧三期等重大儲備項目建成投運,推動油品儲備能力達5926.5萬立方米,LNG接收規模攀升至1750萬噸。同時,大榭石化餾分油五期、華康玉米精深加工、梅山國際冷鏈供應鏈等覆蓋多領域的加工與物流項目陸續建成,新增鐵礦石混礦能力2000萬噸、煉油能力600萬噸,國際大宗商品儲運、加工基地已初具規模。 以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為例,寧波市政府副秘書長徐孝昶介紹,一年來,寧波片區聚焦大宗商品儲備、運輸、貿易、加工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夯實儲運根基、深化工貿協同、優化專業服務,全力推動全產業鏈集成創新發展。 目前,寧波已建成投用亞洲最大的200萬方丙烷地下洞庫,順利推進中海油500萬方原油地下洞庫項目,建成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梅山國際冷鏈供應鏈項目,開闢氫氧化鎳等新能源材料「袋裝散運」海運物流綠色專線,顯著提升了資源調配效能。 開放平臺突破 對標國際能力增強 為推進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浙江已打造一批開放平臺,對標國際能力持續增強。 據了解,全國首個以大宗商品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申建已獲得國家7部委支持並進入預審程序,為未來在加工、金融、通關等領域的深度開放奠定了基礎。 同時,整合成立的浙江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與上海期貨交易所聯合發布了15個「舟山價格」指數,持續豐富大宗商品定價體系的「中國聲音」。 舟山市委副書記、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管委會副主任梁雪冬透露,該中心將交易品類從單一的油氣拓展至鐵礦石、電解銅、動力煤等44個品類,累計吸引會員企業超3700家。截至10月,其線上交易額高達1450億元,已成功躋身國內頭部現貨交易平臺行列。 浙江還加速建設全球保稅船用燃料加注中心,今年前9個月,寧波舟山港保稅船用燃料加注量達到662.1萬噸,同比增長10.7%;保稅LNG加注量更是激增至17.5萬立方米,為去年全年的6倍,寧波舟山國際航運中心排名上升1位至全球第7。 此外,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片區創新打造航運貿易數位化平臺,寧波片區率先建立離岸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共打造貿易數位化平臺10餘個。 制度創新引領 金融活水精準賦能 一年來,浙江圍繞大宗商品全鏈條,累計形成了59項具有標識度的制度創新案例,首創性、集成式特點進一步顯現。 例如,為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浙江依託油品數位化監管,完成了全國首票保稅倉、出口監管倉、內貿倉「三倉」屬性便利化調整業務,審批時限壓減至10個工作日內。 在海事服務領域,浙江在全國率先實施的保稅潤滑油「先供船、後報關」模式改革,使業務辦理整體時間壓縮超30%,並印發全國首個專業海事「調解+仲裁」對接指引等。 金融服務方面,全國首單大宗商品領域信用險落地舟山,全國首單綠色電力證書數字人民幣結算成功,形成了可借鑑推廣的「浙江經驗」。 浙江省委金融工委專職副書記錢斌達介紹,今年以來,浙江加強樞紐建設金融要素保障、不斷提升跨境結算便利化水平、支持做大做強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寧波、舟山兩市新增貸款超3000億元;浙江省油氣等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1149億元,同比增長17.7%。 展望「十五五」,陳志成表示,浙江將繼續通過做強全產業鏈條、提升貿易交易能級、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持續推動「壓艙石」更穩固、「增長軸」更強勁、「生態圈」更繁榮。(完)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