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務網CNSS獲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同意暫停向中國建造船舶徵收港務費的決定,在美國製造業內近期激起了迥然不同的反響。
美國造船業工會將這一決定視為一種背叛,儘管美國造船廠方面未就此正式發表評論,但工人們的不滿情緒已然溢於言表。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國際機械師和航空航天工人協會、國際電氣工人兄弟會和國際鍋爐製造工人兄弟會等主要工會組織在聯合聲明中表達了深切的失望。他們指出:「全美造船業及海事供應鏈的工人們曾經懷著審慎樂觀的態度,期待政府所承認的導致我國造船能力衰落的長期忽視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然而,隨著港務費的暫停徵收,這些深諳美國造船業周期性興衰本質的工人們再次被邊緣化。」
工會方面特別強調,暫停徵稅不僅削弱了《美國船舶法案》所設想的通過港務費為海事安全信託基金提供重要資金來源的可能性,更與美國總統川普《關於恢復美國海洋主導地位》的行政命令精神相悖。
就在美國工會組織表達強烈不滿的同時,汽車運輸船與滾裝船運營商卻對這一決定表示歡迎。在確認其外籍船舶被納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港務費豁免政策後,他們對此結果表示欣慰。
挪威汽車運輸巨頭禮諾航運(Höegh Autoliners)對此評價稱:「我們欣慰地看到USTR提議推遲徵收港務費。這一決定將有助於提升美國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港務費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已在航運業的具體決策中得到體現。禮諾航運因面臨高達6000萬至7000萬美元的潛在費用衝擊,決定取消第三季度股息支付以保持現金流。
與此同時,挪威另一家汽車運輸巨頭華倫威爾森(Wallenius Wilhelmsen)也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該公司執行長Lasse Kristoffersen透露,他們已準備了包括最大化調配旗下11艘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在內的15項具體措施來應對港務費挑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本就應享受豁免待遇。
隨著一年暫停期的開始,美國海事產業內部不同陣營的立場對立愈發清晰。這一政策調整不僅關係到短期商業利益,更將對美國重建造船業競爭力與維持全球供應鏈效率之間的長期平衡產生深遠影響。在各利益相關方持續角力的過程中,美國海事政策的未來走向仍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