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控技術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及超募資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向社會公眾股東回購公司股份。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價格不超過人民幣68.81元/股(含)。本次回購股份將用於實施股權激勵及/或員工持股計劃。
本次回購股份數量約為726.64萬股至1453.28萬股,約佔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0.9184%-1.8368%。
中控技術表示,公司正處於工業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為了加速推動時間序列大模型 TPT、訂閱制等工業 AI 創新業務發展目標的實現,充分激勵在技術創新及業務快速突破方面取得成就的團隊及個人,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回購的股份將在未來合適時機全部用於股權激勵及/或員工持股計劃,並在發布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日後3年內轉讓。
這是2023年以來中控技術推出的第三輪迴購計劃。前兩輪分別在2023年和2024年實施,現均已實施完成,單輪迴購金額都在1億元左右。
與前兩輪相比,中控技術本輪迴購手筆為史上最大,擬以不超過10億元的自有及超募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上限設定為68.81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9184%至1.8368%。
作為中國流程工業自動化領軍企業,中控技術近年來「主動換檔」,將戰略重心向工業AI、機器人等高潛力新興業務傾斜,依託「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的雙輪驅動,培育AI新質生產力。
從財務數據上看,工業AI正成為中控技術的新增長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中控技術TPT業務實現收入1.54億元。
中控技術機器人業務也正快速發展中,前三季度收入1.22億元。據悉,中控技術持續圍繞「AI+平臺+危險源巡檢與操作、供應鏈物流、人形機器人裝備」三大方向,對流程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Plantbot」進行了持續升級與規模化落地。
僅今年上半年,中控技術工業機器人的新籤訂單就達到2億元,超過2024年全年業績。今年以來,中控技術成功中標廣東白雲科技黑燈物流機器人系統、特變電工超特高壓智能物流系統等數個千萬級智慧供應鏈物流機器人項目,在中石化鎮海煉化罐區交付了全行業首個飛梭機器人巡檢,交付給杭州電化集團四足機器人電解槽智能巡檢還獲得了央視關注。
中控技術還與沙特阿美聯合研發,共同發布了新一代智能巡檢機器人 ARAMCOBOT GEN2,並在沙特阿美展開部署,四足機器狗、輪式機器人及無人機形成多機協同的立體巡檢與物流網絡,廣泛應用於石化、精細化工、電子製造等複雜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