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列滿載由粵東多站點運輸匯聚的汕頭玩具、潮州陶瓷、梅州家電等特色產品專列,在梅州松棚站統一集結編組後直達廣州南沙港裝船出口。這趟快線的成功開行,標誌著粵東地區海鐵聯運正式告別「單點發運」,邁入「多站集結、同步成列」的新階段,為珠三角與粵東構建起更高效的集疏運體系,也為區域製造業打通了一條穩定的出海新通道。據了解,新模式由廣州港集團聯合中遠海運、東方海外等航運企業共同策劃,並獲廣鐵集團專項運力保障。通過船公司專業集貨能力整合梅州、汕頭、揭陽等地共43個貨櫃,實現「多站貨物同步成列、快速直達南沙港」的高效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單點發運「散貨零發、編組效率低」的運營難題。新模式新在哪?在單點發運的模式下,梅州的工廠、汕頭的玩具商、潮州的陶瓷廠,各自找車,像「散裝」的快遞包裹,小批量貨物難以成團,班列發運門檻高。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一直是製造企業的難題。如今,粵東地區海鐵聯運邁入「多站集結、同步成列」的新階段。各地的貨物先在梅州的「集合點」——松棚站「碰頭」,然後像「拼團」成功一樣,被編成一列整裝待發的「專屬快車」,一口氣直達廣州南沙港,直接裝船出海。當地企業算了筆帳,這趟班列帶來的好處簡單明了——省時間,比原來走駁船快1到2天!時間就是金錢,產品能更快到客戶手上,資金周轉也更快了。省銀子,對比公路運輸,成本直降約20%!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這20%的成本優勢可能就是制勝關鍵。更省心,班列化、定點直達,運輸時間穩定可控,再也不用擔心貨物在路上「漂泊不定」了。粵東是廣東重要的製造業基地,潮汕的輕工、梅州的先進位造名聲在外。但以前,物流成本曾是繞不開的關鍵一環。作為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推進產業協作的重要抓手,自2024年廣州港梅州內陸港揭牌以來,這條通道已助力貨物出口超過5000標準箱,區域協同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澄海的玩具、潮州的陶瓷、梅州的銅箔,正通過這條鐵軌,更順暢地融入大灣區的全球供應鏈網絡中。下一步,廣州港將持續強化南沙港鐵路樞紐功能,加快構建輻射粵東全域的多式聯運網絡,深化區域產業與海鐵聯運體系協同,全力推動「粵東-粵港澳大灣區」海鐵聯運城際班列常態化運行,助力粵東產業全面融入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為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