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分析師:運費與租船市場「錯位」明顯!明年或將迎來調整!-快遞搜
德路裡報告稱,儘管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航線的即期運價持續回落,但貨櫃租日租金仍穩步上行,平均水平較2019年高出約兩倍。一些班輪公司據此認為,外界關於「市場運力過剩」的說法被明顯誇大。 德路裡指出,運價與租船價階段性背離在歷史上並不罕見,但本輪周期的持續時間和強度都刷新紀錄。過去五年,大部分時間裡租船市場維持在高位運行。 運價更容易受到供需變化的直接衝擊,而租船價格通常存在一定「滯後效應」,因為大量租約為中長期合約,一旦籤署便鎖定價格。如今,這一老問題再次出現,但力度更甚以往。德路裡認為,當前運價與租船價「脫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 船舶供應緊張,市場結構趨於僵化 此次背離的核心原因在於「船源稀缺」。雖然從需求端(即期運價下跌)來看,市場似乎正在降溫,但可租賃船舶的供應依然有限。MSC、CMA CGM等主要班輪公司在過去兩年大量收購二手船,導致非經營船東(NOO)可供出租的船舶池顯著縮水。 截至2025年10月初,班輪公司自有船舶在全球船隊中的佔比已從2019年底的54%上升至64%。這一結構性變化降低了市場流動性,卻反而強化了船東的議價能力,使其能在短期運價波動中依舊鎖定高價長期租約。 地緣政治幹擾導致航程延長 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尤其是紅海局勢的不確定性)迫使船公司繞行好望角,改變傳統航線。這不僅增加了航程時間,也減少了有效運力,並帶來船期的不確定性,從而推高了即期及定期租船的需求。 班輪公司戰略行為與「提前鎖租」 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多的航運公司選擇通過長期租船來保障運力穩定,以維持服務可靠性、履行聯盟承諾,並對衝潛在風險。這種「前瞻性鎖約」策略導致租船需求激增,尤其集中在節能、環保型新船上。 監管壓力與合規驅動的溢價效應 IMO及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實施,使船東與承租人對低碳、雙燃料及高能效船舶的偏好明顯提升。這些船舶不僅符合新規要求,也具備更強的商業靈活性。在此背景下,合規船舶成為稀缺資源,其租金自然獲得額外溢價。 多重因素疊加,使得當前的非經營船東成為市場中最「抗壓」、也最「得勢」的群體。 那麼,兩大市場何時會重新對齊? 德路裡認為,至少在明年,這種背離仍將持續。航運公司將繼續籤訂長期租約鎖定運力。根據其最新預測,2026年八個主要船型(最高至8,500TEU)的平均日租金預計仍將小幅上升,而全球平均運價(含即期與長期合同)預計將下跌約16%。 不過,長期來看,租船市場的調整終將到來——就像JP Morgan所言,「股市繁榮終將回調」。隨著需求增長放緩、船公司利潤空間被壓縮、新造船源源交付,以及未來蘇伊士運河通航常態化的可能性增強,租船需求的動力終將減弱,那些高價長期租約最終也會逐步退潮。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