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經濟大省挑大梁 「內外兼修」煥活力__快遞搜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鄭軒 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強調,深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系統提升開放樞紐功能。 根據省委批准的省政協2025年協商計劃,10月23日,省政協召開「推進湖北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月度專題協商會。會上,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秦宇作主題發言。鄒薇、吳劍文、袁璐、覃揚波、劉培、李尚松、何建剛等委員和專家作協商發言。 會前,省政協調研組赴武漢、黃石開展專題調研,到江蘇、湖南兩省學習考察。同時,省政協組織省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專家參與相關議題調研考察,形成30份調研報告和1篇社情民意信息,有關信息得到省政府領導批示。 夯實「發展」底盤,構築內外貿融合發展生態矩陣 2025年1月至9月,全省外貿進出口6176.9億元,同比增長25.3%,增速高於全國21.3個百分點,位居經濟大省第一、中部第一,對全國增長貢獻率達9.7%。 「從調研情況來看,省委、省政府積極應對外部環境風險挑戰,全力打好外貿突圍攻堅戰,多措並舉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切實做好穩外貿擴消費工作,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但我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還存在市場主體規模偏小、內外貿市場渠道開拓難、標準銜接短板突出等不足。」秦宇說。 秦宇建議,實施外貿企業增量育強工程,做好內外貿一體化企業培育工作,力爭在「十五五」期間,全省外貿市場主體數量位居中部地區前列。壯大內外貿融合發展產業集群,大力實施產業出海戰略,推動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鼓勵茶葉、文旅等潛力產業出海拓市場。促進跨境電商突破性發展,做大做強跨境電商產業園,發揮好湖北跨境電商產業聯盟作用,積極引進國際大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和貨代物流龍頭,鼓勵設立服務運營總部和物流集貨中心,建設跨境電商全球中心倉。扶持企業轉型發展,幫扶省內沒有開展外貿或者出口規模較小的優勢特色產品實現出口破零倍增。 「內外貿一體化是應對國際經貿領域複雜多變環境的迫切需求,也是對衝外部影響的務實選擇。我省要促進高水平開放,提升內外貿一體化水平,助力企業高質量出海。」省政協常委、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鄒薇說。 鄒薇認為,當前全省開放型經濟起勢有力,對外開放和企業出海勢頭良好。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省內外貿一體化仍存在差距。 鄒薇建議,聚焦政策協同,建立內外貿一體化龍頭企業動態培育庫,打造重點企業出海試驗區,給予政策、技術、金融、法律等支持,鋪設企業抱團出海「大通道」。聚焦市場連結,構建全球貿易網絡,提高跨境物流效率,打通內貿企業出海「大動脈」。聚焦數智賦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引導企業精準匹配海外市場需求,激發企業跨界出海「新引擎」。聚焦要素保障,建立多層次融資服務體系,健全企業出海保險體系,完善人才生態,提升企業破冰出海「新動能」。聚焦品牌領航,擦亮企業優品出海「新名片」。 狠下「融合」功夫,著力建設高效暢通的市場渠道 「湖北省內外貿一體化領跑企業培育面臨認定標準體系不完善、複合型人才短缺、企業國際化經營意識能力不足、產業集聚效應尚未充分發揮等挑戰。」九三學社湖北省委會促進科技創新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會長吳劍文說。 吳劍文代表九三學社湖北省委會建議,提供財政稅收支持,對領跑企業內銷轉出口、出口轉內銷的相關業務給予稅收優惠。推進監管創新,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爭取進口整體通關時間不高於40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不高於1小時。促進標準認證銜接,推動內外貿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制定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 「漢交會已成功舉辦15屆,成長為中國內陸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商品交易盛會,形成『南有廣交會,北有漢交會』格局。但目前存在統籌領導不夠、政策扶持作用發揮不足等問題。」省政協委員、武漢市孝義兄弟社工中心理事長劉培說。 劉培建議,構建高效協同組織體系,出臺漢口北國際貿易城全面優化升級等扶持政策。深化數位化轉型與平臺融合,支持漢交會對標廣交會、進博會等國家級展會,高標準建設「線上漢交會」平臺。推進業態創新與產業載體建設,深度拓展漢口北區域物流輻射能力,新建北區智慧物流園項目,優化集配流程,整合物流、報關、金融等一站式服務功能,提升商貿物流樞紐能級。 推動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以下簡稱「三同」)已成為提升我國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重要策略。 「推進標準認證銜接,構建『湖北國際標準直通車』平臺,建立動態更新的重點產業國際標準差異庫,在汽車零部件等重點領域建立國際標準跟蹤機制,開展標準比對與解讀。在湖北自貿區試點標準轉換一站式服務,縮短企業認證周期。深化區域互認合作,推動湖北與粵港澳『灣區認證』接軌。同時強化監管協同、賦能企業轉型、優化發展生態,深化消費者認知。」省政協委員、民革宜昌市委會主委、宜昌市商務局局長覃揚波建議。 做好「保障」文章,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 「如何搶抓全球化機遇,完善內外貿一體化服務體系,在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同步發力,是我省成功實現汽車產業轉型的關鍵任務。」省政協委員、民建東風公司主委、中國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袁璐說。 袁璐建議,增強國際化意識,制定汽車產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規劃,抓住未來五年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機遇,繪製湖北汽車產業鏈全景圖。完善頂層設計,構建內外貿一體化服務平臺,建立跨部門工作專班,快速響應解決汽車出海的難點、堵點問題,構建以汽車鏈主為中心,物流、金融、渠道、改裝等關鍵服務要素合理配置的「1+N」內外貿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供需快速匹配。加大政策支持,引導車企打造「三同」產品。 2020—2024年,五年期間,我省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4.6億元增長到679億元,年均增長130%。 「湖北外貿發展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但我們仍面臨區域發展水平不均衡、產業轉化動力不充分等問題,應大力推進『湖北製造 店開全球』計劃。」武漢長貿數字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武漢市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李尚松說。 李尚松建議,打造省級開放平臺,整合資源提升效能。布局產業合作平臺,用好數字科技平臺,搭建生態匯集平臺,舉辦中國(湖北)跨境電商交易會,打造「湖北跨境品牌」IP。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賦能精準出海,加大政策引導和專項支持力度,「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本地優質企業。拓展新興市場渠道,打造國際品牌形象,引入多元化平臺資源,推動谷歌等頭部和潛力平臺在鄂布局,助力企業拓展海外渠道。 湖北作為農業大省,茶葉出口是全省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支撐。如何推進茶產業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省政協委員、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建剛建議,優化政策支持體系,設立「茶葉出海」專項扶持基金;推行「出口退稅加速辦」,推廣網上辦理等便利措施;構建現代物流網絡,降低綜合成本,打造「鐵海聯運+航空快運」雙通道,加密武漢、宜昌至寧波鐵海聯運專列,花湖國際機場設茶葉專區。建立湖北農產品跨境物流信息平臺,支持茶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海外倉並給予一次性補貼。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完善風險保障。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