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專家:風力推進技術將成為航運脫碳的「優先工具」-快遞搜
在國際海事組織(IMO)推出的「淨零框架」(NZF)之際,Seas At Risk 高級航運政策官員 Anaïs Rios 呼籲,應將風力推進技術作為航運業減碳與產業轉型中的優先工具。風力推進技術不僅具備降低成本、創造就業的優勢,還能通過合規獎勵機制,為航運業實現脫碳目標提供一條現實可行的路徑。
Anaïs Rios 認為,IMO 「淨零框架」的通過本是應該是順理成章的選擇。但在設計與實際實施階段,行業競爭力、就業保障、貨運成本等因素仍會對決策產生重大影響。Rios表示:「既然IMO 此前已明確 『脫碳轉型應秉持公平公正原則』, 那麼風力推進技術在這一框架下就是一個務實可行的選擇。
Anaïs Rios 近期參與了 Seas At Risk《Wind First》報告的編制工作,其報告結果印證了業界的普遍猜想。配備抽吸式風帆或旋轉式風帆的船舶,燃料成本最高可降低約18%,折合單船每年可節省高達 50 萬美元。Rios指出,這筆節省的資金能幫助船東應對未來新型高價電子燃料(e-fuels)的成本壓力,同時也減少船舶運營受燃料價格波動、歐盟及 IMO 碳排放合規成本的衝擊。無論是對現有船舶進行風帆改裝,還是在新船設計階段融入風動力系統,都能幫助穩定航運成本,避免終端消費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風力推進技術的價值並不局限於燃料支出節省。與許多會替代人工崗位的自動化新興技術不同,風力推進技術在設計、安裝與維護等環節會創造大量技能型就業。造船廠與港口的技工可以接受相關培訓,長期來看甚至能在本地生產零部件。
隨著風力推進技術採納率的上升,必須同步擴大安裝能力與技術培訓,以避免供給瓶頸。這對非洲、拉丁美洲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這些國家有望成為新的海事就業與製造中心,從而支持脫碳轉型的公平公正原則。
目前,風力推進技術已進入示範與早期採用階段,但要實現廣泛普及仍需政策與市場的推動。而 IMO 「淨零框架」 正是推動其普及的關鍵契機。
該框架在聚焦降低燃料強度與推動從高汙染化石燃料向清潔替代品轉型的同時,可通過其規則體系對「清潔技術」實施激勵。例如設立「針對特定技術的乘數」即對因使用風能等技術而減少的每噸 CO? 給予額外「合規積分」或財政激勵。這意味著,採用風力推進技術的船舶在滿足 NZF 要求時可獲得更高的合規價值,從而更快、更低成本地實現減排目標,並能吸引對新興市場的投資。
Rios 總結稱,對中低收入國家而言,支持並實施「淨零框架」不只是一個氣候議題,更關乎創造就業、增強工業能力與維持可負擔貿易的長期利益。基於以上優勢,她呼籲即將出席 IMO 會議的代表:不僅要通過「淨零框架」,更應在後續技術性談判中給予風力推進技術相應的政策優待,把它放在減碳「工具箱」的首位。風力推進技術具備能源免費、清潔、可立即使用、同時能降低成本和創造技術性崗位的明顯優勢,為航運業的公平過渡提供了一條現實路徑。
資料來源: 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