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製造業計量創新發展的意見》六問六答-快遞搜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計量是製造業的重要技術基礎之一,融入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試驗、使用的全過程。製造業計量是計量在製造業領域的創新應用與具體實踐,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製造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製造業計量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健全計量等產業基礎支撐體系」。《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發〔2021〕37號)對製造業計量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計量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工作進展,但同時還存在計量有效供給不足、計量應用賦能不充分、計量創新升級較慢等短板弱項,制約了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部署,夯實計量對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保障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印發《關於製造業計量創新發展的意見》,旨在強化製造業計量有效供給,深化製造業計量應用賦能,推進位造業計量創新升級,提出14項重點任務,進一步健全製造業計量能力體系,保障產品「測得了」「測得準」「測得全」「測得快」,為加快製造業產業科技創新、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意見》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意見》是製造業計量領域首個政策性文件,堅持創新引領、基礎先行、系統推進、協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提升製造業計量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實現精密測量為目標,結合當前產業現狀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到2027年,製造業計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突破100項以上關鍵計量校準技術,制修訂300項以上行業計量校準規範,研製100臺套以上計量器具和標準物質,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培育50家以上儀器儀表優質企業,推動建設10家以上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技術服務網絡基本完善,服務能力基本覆蓋重要產業領域。到2030年,製造業計量創新水平持續提升,技術服務網絡更加完善,重要領域計量綜合實力大幅增強,有力支撐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三、《意見》如何強化製造業計量有效供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計量供給持續加強,促進了技術迭代和產品創新,但仍面臨計量器具和標準物質受制於人、計量技術規範體系不健全、計量專業人才儲備薄弱等問題挑戰。《意見》提出突破計量關鍵共性技術、加速高端計量器具研發、加強標準物質開發、完善計量技術規範體系、培育優質儀器儀表企業、打造計量專業人才隊伍等6項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在新興領域創新量值溯源和量值傳遞方法,突破一批關鍵計量技術,加強與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先進計量技術互鑑互促;研發一批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的計量器具,加強計量器具的中試及應用驗證,提高自主計量器具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和適用性;加快重點領域的標準物質研製和應用,建立標準物質質量追溯制度,形成全壽命周期的監管能力;分類制修訂計量技術規範,推動計量技術規範與先進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協同發展;推動計量與儀器儀表產業互促共進,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端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培養既熟悉產業情況、又掌握較高計量技術水平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完善製造業計量人才的評價、保障和激勵機制。 四、《意見》如何深化製造業計量應用賦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計量賦能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計量服務模式單一、高水平計量機構缺乏、先進服務體系不夠高效等問題挑戰。《意見》提出創新計量服務模式、強化計量檢定服務、建設計量技術服務機構、健全先進計量服務體系等4項重點任務,主要包括支持計量機構開展「一站式」服務,強化採用校準的方式,保證產品全過程的量值準確;督促製造業領域落實好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和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依法進行檢定;系統布局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加強服務效能評估;推動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專業計量站和校準實驗室共同構建高效服務網絡,鼓勵計量機構「隨企出海」和多元化發展。 五、《意見》如何推進位造業計量創新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計量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但仍面臨計量管理理念較落後、計量轉型升級不夠高效等問題挑戰。《意見》提出健全先進的計量管理、推動計量高端化發展、促進計量智能化轉型、推進計量綠色化升級等4項舉措,主要包含引導企業將計量管理要求納入企業管理體系,對計量管理存在短板弱項的企業加強指導並敦促完善;鼓勵區域性、中小型計量機構做大做強,加強高準確度和高可靠性計量器具、標準物質等產品高效供給,加快計量技術規範高質量迭代;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在製造業計量領域的應用,加大計量標準裝置、計量服務的數智化改造力度,研究建立製造業計量資料庫,推進計量資源的網絡化連接;全面推廣低能耗、低排放的計量器具和標準物質,廣泛推行電子證書,研究碳計量技術,探索碳計量體系。 六、《意見》印發實施後,如何抓好貫徹落實?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加強組織實施、增加資源投入、注重行業指導、深化國際合作等4方面強化組織保障,並加強部門協同和央地聯動,會同各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部屬單位、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聯合會)和重點企業,共同做好《意見》的宣貫培訓解讀工作,確保《意見》中的各項任務和工作目標落實落地,合力推動製造業計量創新發展取得實效。 访问:8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