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的貨櫃吞吐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增加了2.2%,達到330萬標準箱。但以噸位計,吞吐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1%。
根據港口的聲明,這一差異是由於整箱出口減少了8.1%造成的。出口貨櫃較重,這意味著每個貨櫃的平均重量較低。出口貨櫃數量減少的原因是歐洲工業的市場地位薄弱,以及在鹿特丹轉運的轉運貨櫃數量減少。
1月份的惡劣天氣和HPD2碼頭的運營中斷導致第一季度船舶訪問量減少、延誤和生產力下降。情況在第一季度有所改善,3月份的生產率高於1月和2月。
鹿特丹第一季度跨大西洋航線的吞吐量與去年相比下降了23.1%,因為由於鹿特丹碼頭的容量有限,兩項服務被轉移到其他港口。此外,由於進口更多消費品,來自亞洲的吞吐量在第一季度增加了8.4%。
在同一時期,荷蘭港口的總吞吐量下降了5.8%。今年第一季度的吞吐量為1.037億噸,而去年同期為1.101億噸。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和石油產品、鐵礦石和煤炭的吞吐量減少,而美國對從歐洲出口的商品徵收的進口關稅尚未對第一季度的吞吐量產生影響。
鹿特丹港務局執行長Boudewijn Siemons表示:「由於美國可能徵收進口關稅以及烏克蘭和中東的衝突,今年前三個月的世界貿易高度波動。這種波動給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
西蒙接著補充道:「我們看到這反映在吞吐量和投資意願上。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鹿特丹港與各國政府和歐洲政府一道,繼續努力創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歐洲投資環境,這一點一如既往地重要。」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