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靶向發力 久久為功——湄洲灣港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快遞搜
潮起湄洲灣,千帆競發處。作為東南大宗散貨樞紐港和「海絲」核心區的關鍵節點,湄洲灣港正經歷一場深刻而系統的自我革新。面對全球經貿格局的深刻變化與區域港口的激烈競合,它不再滿足於吞吐量的線性增長,而將目光投向更具決定性的戰場——營商環境的優化。
通過「提效率、降成本」「強韌性、保暢通」「智轉型、精管理」這三重維度的「組合拳」,湄洲灣港正在重塑其運營內核與發展生態,向著一流港口能級奮力躍遷。
提效率 降成本
重塑港口運營核心
港口的競爭力,首先體現在其運營的精準與高效上,湄洲灣港深諳此道。為此,湄洲灣港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刀刃向內,從硬體升級與流程再造兩端同時發力,重塑港口運營的核心競爭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湄洲灣港敏銳把握設備更新政策機遇,推動轄區12個關鍵項目成功申報設備更新貸款達7.13億元。這筆資金猶如及時雨,被用於港作機械的迭代升級,從根源上提升了碼頭的物理作業能力。
與此同時,一項更具戰略眼光的工程正在推進——東港、中燃等化工倉儲庫區與臨港工業庫通過管道實現互聯互通。「這一舉措超越了簡單的效率提升,它意味著港口服務從『節點』向『網絡』的質變。」湄洲灣港口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管道輸送不僅將危化品運輸效率提升至全新高度,更大幅降低了傳統公路運輸帶來的高昂物流成本和安全風險,從根本上優化了臨港產業的運輸結構,為石化產業的集聚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軟體」層面,湄洲灣港致力於打造標準化、可預期的作業模式——《港口乾散貨標準作業管理體系》的推廣,輔之以效率為核心的績效考核機制,讓港口的運作如同精密的鐘表。
強筋壯骨,湄洲灣港交出一份亮眼答卷:40萬噸級的巨輪礦石作業效率相較2021年飆升30%,最快僅需2天便能完成滿載作業;30萬噸級原油船的接卸作業時間也被壓縮至36小時。這樣的「湄洲速度」,直接轉化為客戶企業更快的船舶周轉率和更低的資金佔用成本,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讚譽。
效率的提升關聯著成本的降低。湄洲灣港嚴格執行收費清單公示制度,通過線下公示欄與線上「單一窗口」平臺,將一切收費置於陽光之下。同時,港口還積極落實外貿貨物費返還、中西部貨物免徵等三級優惠政策,在2024年審核通過的補貼資金高達7185萬元,真金白銀反哺航運企業。
強韌性 保暢通
夯實港航物流根基
一個現代化的港口,不僅是高效的,更應是堅韌可靠的。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港航物流的韌性成為保障對外貿易生命線的基石。為此,湄洲灣港通過前瞻性的基礎設施規劃與關鍵環節的突破,系統性地夯實了這一根基。
其標誌性成果,在於成功破解了困擾已久的「大船滯港」難題。
「過去,30萬噸級巨型油輪(VLCC)同一潮汐只允許靠離泊一艘,單一的『單船乘潮』模式常常導致船舶排隊等候,產生高昂的滯港費用,遇上惡劣天氣甚至出現煉廠斷供情況。」湄洲灣港口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主動開展《湄洲灣航道錨地水域優化研究》,並與海事等部門深度協同,通過精細化的交通組織與調度,在福建省首創實現了30萬噸級原油輪「一潮兩靠」作業模式。
不僅如此,港口還著眼長遠,推動湄洲灣主航道優化工程落地實施,正加快項目前期工作。該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將節省超億元的滯港費支出,其經濟與社會效益不可估量。
韌性的另一面,體現在港口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上。湄洲灣港以臨港企業需求為「指揮棒」,完成了秀嶼、肖厝港區的規劃調整,精準服務石門澳、鯉魚尾等一系列新泊位建設,有力保障了200萬噸/年碳三資源綜合利用等重大臨港產業的落地,標誌著港口從「我有什麼你用什麼」向「你需要什麼我建設什麼」的服務理念轉變。
智轉型 精管理
提升智慧與服務能級
如果說效率與韌性是港口競爭的「硬實力」,那麼智能化水平與治理能力則是決定其發展高度的「軟實力」。湄洲灣港以數位技術為引擎,以精細化治理為準則,正全面升維其服務與管理能級。
在羅嶼作業區,一場「散貨碼頭智能化革命」正在上演:人工智慧技術被深度應用於大型鐵礦石碼頭的核心場景,移動混配礦、裝船機智能化系統相繼投用,實現了鬥輪機作業、幹散貨裝船的遠程操作。在堆場,經過智能改造的挖掘機,通過「AI算法推演+機械重構」技術進行清料作業,單次清理成本暴降80%以上,效率卻提升了驚人的10倍以上。
這不僅將工人從繁重、高危的現場作業中解放出來,更通過算法的優化,大幅提升了作業精度與資源利用率,打造了業界矚目的「智慧港口羅嶼樣本」。
而國投湄洲灣港口則在全國率先投用了鐵路裝車樓自動牽引車,實現了煤炭海鐵聯運的自動化裝載,並與遠程堆取料、無人操作試驗同步推進,構建了完整的智能化散貨處理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機器視覺識別、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被引入裝車平臺,將原需人工仔細完成的清打環節轉為自動化控制。
這些變化,標誌著湄洲灣港的生產模式正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跨越。
智慧的內涵同樣延伸至管理與服務——湄洲灣港大力實施「陽光引航工程」,建設引航可視化系統,公開全流程信息,並創新「雙向告知」模式,讓引航這項關鍵服務變得透明、可預期。港口還建立重點物資優先機制,對煤炭、LNG等民生物資船舶實行「三優先」引航,在2024年引航艘次逆勢增長8.8%的前提下,實現了30萬噸級以上重點船舶兌現率與服務滿意率雙100%的卓越成績。
在行政監管層面,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同樣在進行。通過制定統一的年度日常檢查計劃,湄洲灣港統籌執法支隊和各處室力量,強力推行「聯合查一次」模式,最大限度減少了多頭檢查、重複檢查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幹擾。同時,基於企業風險特性的分級分類管控,實現了「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的精準監管。
其創新的「五個在一線」基層執法治理工作法,不僅有效化解了執法矛盾糾紛,更贏得了市場主體的高度認可——執法相關工作滿意度達90%以上,並連續五年保持行政處罰案件零複議、零訴訟的紀錄。
向海圖強,港通天下。湄洲灣港以其堅實的步伐證明,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第一生產力。在這片孕育無限希望的海灣,一場深刻的蛻變已然發生,一個更具競爭力、更富吸引力的世界級港口,正全速駛向未來的藍海。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