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出口東南亞預警!泰國重拳打擊「洗產地」,現有原產地證將失效!-快遞搜
近日,泰國商業部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機制下的貿易風險,制定了新的原產地認證和防偽指南。
該指南旨在防止外國產品通過泰國「洗產地」規避美國關稅,打擊假冒「泰國製造」產品,確保原產地真實性。
指南由泰國商業部對外貿易廳主導實施,重點針對對美出口的高風險商品,分為兩大核心措施:原產地認證強化和防偽檢查機制。以下是關鍵細節:
第一部分,原產地認證強化
具體內容:
1、泰國對外貿易廳(DFT)將高風險產品監管清單從49類擴展至65類,覆蓋224個HS稅則編碼(6位數)。2025年11月15日起立即適用。
2、泰國對外貿易廳(DFT)成為對美出口監管產品的唯一C/O籤發機構,自2025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取消泰國商會(TCC)和泰國工業聯合會(FTI)的籤發權。
3、出口美國產品要求最低40%泰國本地價值含量(RVC),並驗證「實質性轉變」(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
4、現有原產地證C/O有效至2026年3月,企業有3個月調整供應鏈。
5、特殊標準:紡織品需本地紗線含量≥50%,電池/電子產品需本地組裝≥30%。
6、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擬於2026年5月修訂投資激勵,強制高科技項目本地化率≥50%。
實施步驟:
1、出口商申請C/O前,必須提交原產地核查申請(包括供應鏈證明、工廠審計)。
2、泰國對外貿易廳(DFT)進行實地檢查(與工業部合作),審核股權結構防代持。
3、獲批後籤發電子C/O(e-CO),與美國海關共享數據。
4、違規者:暫停籤發6-12個月,罰款最高500萬泰銖。
針對領域/產品:
適用於所有對美出口產品。
高風險工業品:鋼鋁製品、汽車及零部件、太陽能面板、醫療設備、家具等。
新增:電子元件、化工品、機械設備等。
第二部分,防偽與反規避機制
具體內容:
1、泰國整合多部門力量:商業部、財政部、工業部、海關聯合檢查股權代持和虛假標籤。
2、引入區塊鏈溯源系統(與泰國央行合作),追蹤從原料到出口的全鏈路。
3、加強工廠審計:隨機抽查20%出口企業,驗證本地化率。
4、公眾舉報機制:設立熱線和APP,獎勵舉報假冒泰國貨者(最高10萬泰銖)。
實施步驟:
1、企業自查本地化率,提交季度報告。
2、海關抽檢進口原料,確保不用於轉口。
3、與美國海關建立聯合工作組,每季度交換情報。
4、發現違規:立即扣貨、銷毀假冒品,並通報國際貿易組織(WTO)。
監控與更新:泰國對外貿易廳(DFT)將每季度審視清單,根據美國反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