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中國成為這個國家最大貿易夥伴!-快遞搜
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德國聯邦統計局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再次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德中雙邊貿易總額達1859億歐元,同比增長0.6%。其中,德國對中國出口總額為614億歐元,同比下降12.3%;自中國進口額達1245億歐元,同比增長8.5%。中國以明顯優勢保持德國最大進口來源國地位。 中國曾在2016年至2023年連續8年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2024年,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德美雙邊貿易總額為1847億歐元,同比下降3.9%。德國對美國出口額達1127億歐元,同比下降7.8%;自美國進口額719億歐元,同比增長2.8%,美國為德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國。分析認為,當前,全球需求疲軟、貿易環境複雜以及汽車等傳統優勢行業調整,是影響德國對外貿易結構的主要因素。多家德媒當日在相關報導中稱,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近日訪問中國,旨在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加可靠的合作關係。 德國10月通脹率降至2.3% 德國聯邦統計局12日公布的最終數據顯示,2025年10月德國通貨膨脹率為2.3%。此前8月和9月德國通脹率分別為2.2%和2.4%。德國聯邦統計局局長露絲·布蘭德在聲明中表示,在連續兩次上漲之後,10月德國通脹率小幅回落。服務價格持續以高於平均水平的速度上漲,仍是通脹主要推動因素。數據顯示,德國10月服務價格同比上漲3.5%。其中綜合客運服務和社會機構服務價格漲幅最為明顯,分別上漲11.4%和8.0%。 德國10月能源產品價格同比下降0.9%。具體來看,家庭能源價格下降1.7%,電價下降1.4%,輕質燃油價格下降6.0%。德國10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較前幾個月明顯放緩。若剔除能源價格因素,德國10月通脹率為2.5%;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因素,德國當月核心通脹率為2.8%。 經濟學家判斷,德國通脹率在短期內仍將高於2%。不過,有分析認為,俄烏衝突後德國出現的那一輪通脹高峰已經結束。2022年10月,德國通脹率一度飆升至近9%。多家經濟研究機構預計,德國今年通脹率將相對溫和,約為2.1%。 此前報導:德權威機構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零增長 5月21日,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21日發布春季經濟預測報告,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將陷入停滯,即零增長。這一預期較去年秋季預測的增長0.4%明顯下調,意味著德國經濟或將連續三年無增長。2023年和2024年,德國經濟已連續兩年出現衰退。專家委員會指出,德國經濟目前仍處於明顯疲弱階段。雖然到2026年經濟或將略有起色,預計增長1.0%,但德國經濟中長期能否重回成功發展軌道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報告指出,繁複的行政手續和冗長的審批流程正拖累德國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不可預測的關稅政策也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經濟造成衝擊。報告還指出,受此影響而加速的結構性轉型,未來或將波及德國一些傳統上經濟強勁的行業與地區。專家們對新一屆聯邦政府推出的數千億歐元的財政計劃寄予希望,認為關鍵在於資金投向:用於新增公共投資的比例越高,長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越顯著。但他們也指出,相關刺激措施的真正成效預計要到2026年才會顯現。 經濟低迷也反映在就業市場上。專家委員會預測,2025年德國失業率將升至6.2%。通脹方面,預計2025年平均為2.1%,2026年為2.0%,呈溫和回落趨勢。不過,專家強調,這一預測仍充滿不確定性,全球貿易摩擦可能引發新一輪價格波動,聯邦政府大規模的財政支出也可能推高國內需求和物價水平。 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是聯邦政府最重要的智庫之一,由政府推薦、總統任命的五名經濟學家組成,也被稱為「五賢人」委員會。他們定期發布經濟報告,為德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提供參考。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