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組織 BIMCO在其周報中指出,加入全球船隊的新造幹散貨船數量正不斷攀升,2026年的新船交付量可能達到6年來的峰值。
BIMCO航運分析經理Filipe Gouveia表示:「我們預測,今年和2026年幹散貨船的交付量將逐步增長,達到4120萬載重噸,創下6年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Filipe Gouveia強調,新船訂單量仍未達到2010年代的水平。
航運公司在訂造哪類散貨船?
按船型細分:
✦巴拿馬型(Panamax):佔交付量的33.9%——2023-2024年因運費高企,該型船訂單較多;
✦超靈便型(Supramax):佔 28.3%——同樣受益於有利的市場環境;
✦好望角型(Capesize):佔 23.9%——這類大型船舶建造周期更長,2024 年的大部分訂單將在2026年後交付。
替代燃料應用方面:
✦9.1%的新造船可使用替代燃料;
✦10.7%的新造船可改裝使用替代燃料;
✦其中,LNG(37.1%)和甲醇(34.9%)是最受歡迎的燃料類型。
周報中還指出:「儘管交付量有所增加,但幹散貨船隊的增速僅為2010年代的一半。那段時期,中國的強勁需求是幹散貨運力需求的主要驅動力,進而推動了新船建造。此後需求下降,近年來,航行距離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運費增速放緩的影響。」
近年來,制裁、紅海衝突等「黑天鵝」事件對幹散貨船公司影響重大,導致航行距離大幅增加。這不僅超出預期地推高了對幹散貨船的需求,還使得航運公司推遲了老舊船舶的拆解。
BIMCO稱,由於需求疲軟,2025年平均運費預計將下降,並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持續至2025和2026年。
遠期運費協議(FFAs)顯示,市場預計巴拿馬型和超靈便型船的運費表現不佳,而好望角型船可能表現更好。
Filipe Gouveia表示:「巴拿馬型和超靈便型船交付量的增加,可能導致這兩個船型的市場環境惡化。因此可能會使這些船型中老舊且競爭力較弱的船舶拆解量出現緩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