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13+2」,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覆蓋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71個港口-快遞搜
近日獲悉,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覆蓋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71個港口,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引擎。今年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累計運輸貨物74.6萬標箱,同比增長76.9%。貨物運輸服務品類已由2017年的50餘種增加至現在的1300餘種,輻射我國18個省73市158個站點。
重慶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近年來經通道運輸貨量年均增長保持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貨量、貨值分別增長28%、22%。2024年,重慶整車出口近50萬輛,摩託車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三,全年外貿額超7100億元。另據重慶海關7月17日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3651.8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出口2522億元,增長7%;進口1129.8億元,增長9.1%。
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東協已成為重慶第一大貿易夥伴,重慶對東協進出口638.7億元,增長17.5%。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623.8億元,增長3%;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039.4億元,增長2%;對拉美、其他金磚成員國和夥伴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8%、25.3%。出口動能持續煥新,電動汽車、摩託車、手機成為出口增長重要引擎;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全市有進出口實績外貿企業數量突破4000家,達4324家,較去年同期增加511家。其中,重慶民營企業進出口1771.2億元,增長19.4%。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跨境公路班車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運輸生力軍,今年上半年呈爆發式增長,到發車量達7593車次,同比增長194%;貨值80.26億元,同比增長437%。重慶首創的物流新模式「東協快班」,為重慶深化與東協、歐洲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創造了新場景,核心優勢在於客戶全程「一次委託、一箱到底、一單到底」,極大簡化了跨境流程,高效打通了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的「最後一公裡」。今年上半年運輸貨值累計超20億元,並開通德國杜伊斯堡—重慶—寮國/越南/泰國3條線路,貨物覆蓋整車及零部件、醫藥、電子製造、家電等高端製造業及家居日用品。同時,「東協快班」通過整合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資源,已逐漸形成完善的班列集散分撥體系,在德國、匈牙利、波蘭、泰國、寮國等超20個歐亞國家和地區布局海外倉超40個,擁有自主產權海外倉1個。
重慶是目前全國唯一擁有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高水平高質量構建共商共建共享西部陸海新通道新格局,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牽頭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由「13+2」(西部12省區市、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湖南省懷化市)省區市合作共建,目前在沿線各省成立了10個省級平臺公司,並在寮國、泰國、馬來西亞設立海外機構,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原則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良性循環效應日益凸顯,展現出內陸開放型經濟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初步形成陸海內外聯動的新發展格局,加速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在西部帶頭開發、帶動開發,高水平高質量建設內陸國際合作引領區。
全媒記者 吳靜 通訊員 許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