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機場使用大型設備驅鳥。攝影:記者王穎
北京首都機場周邊的市民近期頻遭飛鳥襲擊,到底是鳥兒偶然為之,還是因為外界幹擾而變得性情暴戾?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首都機場周邊的鳥害防治和如何給這些鳥兒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棲息環境成了兩難的選擇。近年來,首都機場引進了許多高科技驅鳥設備,如利用太陽能的驅鳥王,多功能驅鳥車,還為加強流動性驅趕,專門購置鑼鼓鈸,用敲敲打打的土辦法將鳥嚇跑。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鳥類組的相關人士表示,不排除機場周邊因為人為幹擾,鳥兒神經錯亂,進而行為異常。
防止鳥撞飛機和給鳥安家陷入兩難
首都機場周邊群眾近期頻遭飛鳥襲擊,他們大多被從身後俯衝下來的鳥兒啄傷頭皮。到底是鳥兒偶然為之,還是因為外界幹擾而變得性情暴戾?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首都機場周邊的鳥害防治和如何給這些鳥兒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棲息環境成了兩難的選擇。
飛鳥俯衝啄傷路人
李女士是機場的一名員工,每天步行上下班,漫步在樹木茂密、空氣清新的林陰路上,成了她最愜意的享受。可就在最近,一件事情讓李女士很惱火,回想起來還有點後怕。那天下班後正走著,突然聽見耳邊「呼」的一聲,她以為是什麼東西砸到頭上,馬上感覺到頭頂生疼生疼的,抬頭一望,原來是一隻鳥從身後襲擊了她。「它大概是從空中俯衝下來,猛地啄了我的頭頂一下,然後就迅速飛走了。我當時真是又驚又怕。」李女士回憶道。
李女士說,當時在路邊有幾個正在施工的工人,他們說這段時間不斷看見有人這樣被鳥襲擊,當天大概就有六七次了,而且奇怪的是,這些鳥還專門襲擊獨自行走的路人。
第二天,李女士到公司醫務室處理傷口。一位醫生見狀,居然訴說了跟李女士相似的經歷,說她前幾天騎車回家的時候看見一隻鳥從前方襲擊了一個騎車的人,那隻鳥繼而又停在了她的頭上,當時嚇了她一大跳。
李女士和同事們忍不住猜測,難道是路邊林帶裡的施工造成鳥的棲息地被擾,無家可歸的鳥兒性情「暴戾」,才對人類產生了報復的行為?
防止鳥撞機場苦心經營
北京首都機場位於溫榆河畔,在嚴重缺水的北京,這裡水草豐美,成了鳥兒們繁衍生息的天堂。特別是河畔近萬畝的白蠟林,成了不少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夜鷺和白鷺的家。可是這也給繁忙的首都機場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按照中國民航總局的鳥撞事故底線,每十萬架次航班起降,鳥擊事件不得超過三起。但讓自由自在的鳥兒「自覺地」遠離飛機,簡直是天方夜譚,唯有採取人為的方式對其加以驅趕。
為此,近年來,首都機場不斷引進了許多高科技的驅鳥設備,如利用太陽能的驅鳥王,集驅鳥炮、高音喇叭等設備於一身的多功能驅鳥車,還為加強流動性驅趕,專門購置鑼鼓鈸,用敲敲打打的土辦法將鳥嚇跑,每年機場周邊都要播撒藥劑驅趕鳥兒和鼠蛇等鳥兒喜愛的食物,甚至上樹捅掉鳥兒的窩。
就在今年的3月至5月間,機場周邊還先後兩次對樹木、鳥巢施放了共計1000公斤的「鳥類驅避劑」,治理了928個鳥巢。據統計,目前白蠟林中夜鷺僅存20餘只,已經有3000多隻夜鷺迫於繁殖本能的反應,向溫榆河下遊方向搬遷,擴散距離超過12公裡以上。
但鳥害防治單位之一民航華北局稱,鳥群光顧機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迄今為止,航空界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止鳥撞飛機的辦法。首都機場周邊常見鳥類多達130種,夜鷺治理只是整個鳥害防治工作的一部分。
噪聲能否讓鳥兒「暴躁」
由於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周邊軌道交通建設和現有機場的各項改造,機場周邊大興土木,原有的環境被改變了。村莊田舍被鋼筋水泥替代,而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車輛、工具發出機械噪聲。鳥兒們不但要與「隆隆」的飛機起降聲音為伴,現在又多了機械作業的施工噪聲。
據了解,英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皇家鳥類保護協會此前曾經出臺一項研究顯示,交通工具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噪聲,已經嚴重影響了許多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鳥兒,有的在繁殖期顯得性情暴戾,喜歡襲擊人類,有的失去了原本甜美的歌喉,而變得只會發出一些刺耳單調的鳴叫聲了。更糟的是,對於金鶯、畫眉鳥、杜鵑和喜鵲等鳥類而言,鳴叫聲是它們找尋配偶的關鍵工具,噪聲對它們的影響是災難性的。
據李女士回憶,就在她被襲的當天,剛剛有一輛噴灑農藥的車子經過,但是不知道到底是驅鳥藥劑還是其他什麼,只是氣味很刺鼻,接著她就遭到了鳥兒的襲擊。
不排除鳥兒「神經錯亂」
為此,記者諮詢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鳥類組的相關人士,專家表示,雖然不能確定襲擊路人的鳥兒到底屬於什麼種類,但「這不排除機場周邊因為人為幹擾,鳥兒神經錯亂,進而行為異常。」
據介紹,在北京,5至7月間正是鳥兒的繁殖期,本來鳥兒在這個時間段,出於對幼卵的保護等原因性情敏感,而外界的風吹草動就更容易打擾它們,更何況是有計劃地灑藥等人為驅趕。
事實上,在2004年,北京市愛鳥養鳥協會高級工程師王增年等15位專家提出,用大約5年的時間給在首都機場周邊生息的鷺鳥「移民」。他們建議應用協調生物學原理,改造機場周邊的白蠟林,在遠離機場的區域創造另一個適合鳥類棲息的環境。當初專家們看中了北京北部地區的密雲水庫水域,打算在周圍栽植大面積白蠟樹,為鷺鳥建「新家」。這一建議剛一出臺,立即引來了反對的聲音,認為人為地幹預鳥兒的生活條件,也是對自然規律的違反。搬家的方案不了了之。
一方面,驅鳥弊害是涉及民航安全的大事;另一方面,機場地區的鳥兒因為越來越多的外界幹擾,休養生息的環境被人類打擾,防止鳥撞和給鳥安家陷入了令人困惑的兩難境地。
圖2:李女士被鳥啄傷的林陰路。
圖3:機場驅鳥設備。攝影:記者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