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通過洛杉磯港的進口量下降,可能預示著中美沒有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的情況將會發生,儘管暫停徵收關稅使美國對美出口達到上年同期水平。
作為整體經濟活動的風向標,南加州貨櫃門戶的吞吐量連續10個月保持增長,總吞吐量為717000個20英尺標準箱,比去年同期下降5%。
與去年同期相比,進口下降了9%,與暫停徵收關稅前的4月份相比,進口急劇下降了19%,這與預期產生了驚人的差異。
港口執行董事Gene Seroka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入境貨物總量為356020標準箱,比我們在4月初宣布關稅之前的預測減少了約25%。」
出口總量為12萬輛,同比也下降5%,為連續第六個月下降。
塞洛卡說,美國和中國繼續談判是「有希望的」,他指的是最近在倫敦舉行的談判。但「關稅仍然很高」,對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維持在55%的水平。來自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平均為10%,造成了不確定的貿易環境。
不過,SONAR的數據顯示,託運人利用了關稅暫停的機會。截至6月16日,從中國港口運往美國的貨櫃數量與一年前持平。
與此同時,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公布5月整體零售額同比下降,消費者縮減支出。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經濟學主任厄尼·特德斯基(Ernie Tedeschi)在簡報中詳細分析了關稅如何影響消費者和整個經濟。
特德斯基說:「到目前為止,2025年宣布的關稅將使美國的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再提高12個百分點。」這一增長轉化為美國家庭價格上漲1.5%,按2024年美元計算,每個家庭每年的購買力實際上減少了約2500美元。
特德斯基表示,關稅的遞減性質「對低收入和工薪階層家庭的傷害更大」,收入水平最低的家庭的收入減少了2.5%,而收入最高的家庭的收入減少了1%。
當話題轉向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時,特德斯基表示,關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官方數據。他說,2018年進口洗衣機的關稅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對消費者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的情況,加上庫存水平和不確定的政策結果等因素,表明對通脹的影響是漸進但持續的。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但就未來的港口活動而言,似乎有一些積極的消息。塞洛卡指出:「本周剛剛發布的全國零售聯合會港口跟蹤預測,6月、7月和8月的進口將下降。」儘管這表明人們仍需謹慎行事,但該港口的運營準備情況令人感到樂觀。「我們的速度統計數據很好,」Seroka強調說,這表明港口的基礎設施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可以有效地管理波動的貨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