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賣平臺騎手「防疲勞」機制在全國主要城市陸續上線。該機制通過彈窗提醒、強制下線等方式,對長時間工作的騎手進行提醒與約束,著力緩解疲勞跑單問題。
例如,美團規定騎手連續工作滿8小時將觸發休息提醒,滿12小時將強制下線;餓了麼則將每日累計配送時間限制在11小時以內。設置工作時長預警、優化派單邏輯、改進評價體系……以技術手段引導騎手平衡好工作和健康,表明平臺企業正將騎手權益保障納入重要議程。
從單純追求配送效率到兼顧騎手工作狀態,算法正從冷冰冰的效率工具轉向有溫度的管理助手。數據顯示,在「防疲勞」機制試點期間,連續跑單觸發休息條款的騎手僅佔0.18%。該機制在有效防範少數騎手過度疲勞風險的同時,並未影響大多數騎手的正常跑單節奏。
算法優化本質上是企業自主行為,其出發點和邊界仍受商業邏輯制約。這種內在局限性決定了僅靠算法難以全面保障騎手權益,還應強化制度保障。一方面,應持續完善算法設計,結合騎手個體差異與實際需求優化機制;另一方面,應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細化配套措施與實施細則。同時,還應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推動構建多元共治格局。
「防疲勞」機制是保障騎手休息權的有益嘗試,其有效性有賴於騎手的參與和認同。在後續完善時,應賦予騎手更多話語權,在保障騎手安全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勞動自主性。我們樂見算法優化推動管理進步,更應持續探索、系統推進,通過更多精細化舉措進一步織密騎手權益保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