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全球新船訂造市場中,中國船東在國內造船廠的訂單量佔比已超過65%,在新船市場上表現出明顯的領先態勢。相較之下,海外船東則由於前景不確定性增大,下單力度有所收縮。 根據Xclusiv最新周報指出,中國造船廠始終穩居全球新造船市場的核心地位,在散貨船和油輪訂單中佔據領先地位。具體數據顯示,在全球總計1,375艘散貨船訂單中,有939艘由中國船廠承接,佔比高達68%。在油輪領域,1,203艘新船訂單中有827艘為中國建造,佔比達到69%。。 Xclusiv分析表示,中國船東自身是本土船廠最活躍的國內客戶。他們累計訂造了377艘散貨船,其中極靈便型散貨船(Ultramax)110艘、卡姆薩爾型散貨船(Kamsarmax)130艘,這兩類中型船合計佔其幹散貨船總訂單量的近三分之二。此外,靈便型散貨船(Handysize)和小型散貨船分別訂造41艘和23艘,反映出市場對沿海及區域貿易效率的持續關注。 大型船方面,18艘超大型礦砂船(VLOC)和29艘紐卡斯爾型散貨船(Newcastlemax)的訂單,則表明中國投資者正積極更新運力,以滿足從澳大利亞、巴西至中國的長途鐵礦石運輸航線需求。相比之下,巴拿馬型(Panamax)和超巴拿馬型(Post-Panamax)散貨船的訂造量微乎其微。這凸顯了中國船東的運力布局呈現明顯的「雙軌」策略:一端是為滿足國內及亞洲貿易所需而配置的小型靈活船型,另一端則是為保證大宗原料進口而配置的巨型船。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謹慎且注重品質的訂船風格著稱的日本船東,如今也日益傾向於在中國船廠下單。據了解,截至目前,日本船東在中國船廠共訂造了96艘散貨船,其中極靈便型和卡姆薩爾型各35艘,靈便型16艘,紐卡斯爾型10艘。這一模式既延續了日本在帶吊中型散貨船領域的傳統優勢,同時也反映出在日本本土船廠產能緊張、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日本船東正悄然向中國船廠傾斜。 Xclusiv總結道:「中國在造船業的地位不斷上升,佔據全球散貨船和油輪訂單的三分之二以上,鞏固了其兼具『全球最大造船國』和『影響力日益提升的船東國』的雙重身份。訂單集中於中型散貨船和成品油輪,反映出市場對靈活性、融資效率和環保合規性的追求。」「與此同時,日本船東正逐步認可中國船廠的進步,訂造量持續增加。儘管日本仍代表著造船業的品質與精度標杆,但中國已成為全球造船產能的核心驅動力。兩國日益深化的合作,標誌著航運產業聯盟進入新時代,將深刻影響全球船隊更新的下一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