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1月14日),美國和韓國敲定了貿易協議的詳細內容。該協議包括韓國向美國造船業投資1500億美元,以及用於工業領域的2000億美元,並承諾到2030年採購250億美元軍備;美國則將韓國汽車進口關稅從25%降至15%,對半導體等品類給予優惠關稅待遇。
隨後,兩國還發布了聯合聲明,這是在美韓總統會面後時隔兩周頒布的第一份書面協議。
此前10月份,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舉行了會晤,雙方當時敲定一份聯合清單,韓國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而作為交換,美國將對韓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徵收15%的關稅,由此前的25%下調。周五最終拍板的協議就是建立在這份清單之上。
李在明周五表示,「韓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商業及安全方面的談判已經結束,這曾是影響我們經濟與安全的最大變量。」他還補充道,「良好的競爭需要出色的合作夥伴,而我認為川普總統的明智決策在促成這一有意義的協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李在明也強調,韓國的項目投資將僅限於那些具有商業可行性的項目。
談及協議涉及的具體內容,李在明表示,根據該協議韓國將建造核動力潛艇,並與美國在船舶製造、人工智慧以及核工業領域建立新的合作關係。
根據白宮發布的一份情況說明,美國已批准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艇;並且,華盛頓將與首爾密切合作,尋找獲取燃料的途徑。
此前美韓會談時,韓國方面曾表示,3500億美元的援助方案中包含了2000億美元的現金援助,這筆資金將以每年不超過200億美元的額度分批發放,目的是為了維持韓元的穩定。
最新的情況說明稱,兩國達成了共識,即韓國的投資不應「導致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出現市場不穩定的情況」。
其中寫道,「如果出現不穩定跡象,韓國可以尋求『調整資金的規模和發放時間』,而美國也將本著誠意的態度,對這一請求給予適當考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