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2024年航空貨運量同比增長9.9%,香港成最繁忙的機場-快遞搜
國際機場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航空貨運量在2024年同比增長9.9%,達到1.27億噸 國際機場協會(ACI)發布了2025年版的《世界機場交通數據集》,揭示了2024年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沒有什麼大的意外——只有謹慎的信心。 ACI世界總幹事Justin Erbacci表示,該排名「反映了全球航空業的規模和該行業的彈性,儘管全球環境複雜,但仍在繼續增長」。 在航空貨運量方面,2024年的貨運量有所回升,接近1.27億公噸,同比增長9.9%,比2019年的貨運量高出4.1%。 去年,前20大貨運樞紐的吞吐量為5220萬噸,比2023年增長9%,比大流行前的水平高出10.8%。 Erbacci觀察到:「集中度仍然很高。2024年,前20大機場的貨運量約佔全球貨運量的42%,與2023年幾乎相同。如果算上前30大機場,它們的吞吐量為6550萬噸,約佔全球總量1.265億噸的52%。」 他表示,這突顯出全球貨運繼續集中在少數機場周圍,這些機場充當集成商超級樞紐、轉運門戶或關鍵出口節點。 他補充稱:「儘管拉美和非洲的區域中心正在增長,但整體市場結構仍高度鞏固。」 2024年航空貨運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海上航線的波動,這導致託運人通過航空尋求更可靠、更快速的替代方案。 「紅海的安全風險擾亂了蘇伊士運河的交通,而蘇伊士運河通常承載著全球貿易的12-15%,」Erbacci解釋說。 「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期間,過境量下降了55%以上,迫使航空公司轉向更長時間的好望角航線。延誤和更高的成本將高價值或緊急貨物推向航空貨運,中東和歐洲樞紐尤其受益。」 ACI World表示,第二個主要驅動因素是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這是由消費者對更快跨境配送的需求推動的。 Erbacci將跨境電子商務描述為「結構性增長動力」。他表示,到2028年,美國的電子商務用戶數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2.54億人增至逾3.16億人。 亞太地區也體現了這一趨勢,其2024年15.3%的貨運增長與電子商務出口密切相關,特別是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出口。總之,這些因素支撐著集成商集線器穩定的基線需求。」 去年推動航空貨運增長的第三個因素是航空燃料成本的下降,這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航空貨運的競爭力。 亮點 erbaci說,2024年的數據集沒有太多驚喜,因為結果跟蹤了預期的結構動態和區域增長模式。 2024年,中東地區的貨運量增長了17%,部分原因是海上貨運航線中斷。杜拜國際機場在ACI排名中從第17位躍升至第11位,成為前20大貨運機場中漲幅最大的機場。 杜拜國際機場在2024年處理了220萬噸貨物,比上一年增長了20.5%。 阿聯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殿下強調了杜拜經濟議程D33的目標,即成為世界五大物流中心之一,並通過擴大與全球400個新城市的聯繫,使對外貿易翻一番。 亞太地區的貨運量增長了15.3%。隨著中國出口反彈,上海浦東以378萬噸(+9.8%)的吞吐量排名全球第二。 根據上海機場管理局發布的數據,在上海浦東和虹橋機場,2024年貨物和郵件的綜合吞吐量同比增長11%,達到420萬噸。 一份聲明將這一增長歸因於航班增加,包括往返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通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運站有限公司、衣索比亞航空集團和漢莎航空貨運公司的合作,上海正在加強其國際貨運連接,在衣索比亞和墨西哥建立海外貨運站。 據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介紹,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博萊國際機場和墨西哥城國際機場的車站將「通過更便捷的物流服務促進雙重流通戰略的發展」。 衣索比亞4萬平方米的海外貨運站預計每年處理60多萬噸貨物,而墨西哥1萬平方米的貨運站建成後預計每年處理10多萬噸貨物。 香港以490萬噸(增長14%,超過2019年的水平)重新奪回了第一的位置,也將目光投向了海外。 截至2025年3月,香港國際機場與36個「一帶一路」國家的58個機場建立了聯繫。今年9月,香港機場管理局與哈薩克斯坦的奇姆肯特機場和管理烏茲別克斯坦全部11個國際機場和8個國內機場的烏茲別克斯坦機場股份公司籤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分享經驗和專業知識,並加強互聯互通。 2024年貨運量的增長主要歸功於出口,與2023年相比增長了20.2%。香港國際機場表示,來往歐洲、北美和中東主要貿易地區的客運量增幅最大。 其他地區,歐洲增長9.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增長6.9%,非洲增長6.5%,而北美與2023年相比僅增長2.8%。 Erbacci指出,東亞中心和美國集成商中心主導著頂級市場。 另一方面,他補充說:「非洲的吞吐量正在擴大,但仍集中在五個國家(南非、埃及、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沒有一個機場進入全球前20名。這反映的是規模,而不是表現疲弱,因為非洲仍處於增長軌道上。」 動力 埃巴奇說:「我們保持謹慎的信心。2024年,全球貨運量達到創紀錄的1.265億噸,同比增長9.9%,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4.1%。經濟復甦得到了貿易復甦、電子商務擴張,甚至是與海運中斷相關的海空轉移的支持。 從地區來看,拉丁美洲以哥倫比亞和巴西為首,同比增長8%。在非洲,埃及實現了適度增長(增長3%),而南非則出現了收縮(下降12%),這反映了國內物流的限制。 關於上半年銷量的一個問題是,這種增長是否代表了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將持續到2025年剩餘時間及以後,還是僅僅反映了一種「提前負荷」的趨勢,因為預計今年將實施各種貿易關稅。 例如,據ACN在9月份的報導,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將達到30%或更高,5月份對低價值電子商務貨物的最低豁免將結束。 辛辛那提/北肯塔基國際機場在2023年電子商務流量的支持下實現了大幅增長,最近慶祝了F&F LLC新的80000平方英尺貨運設施的盛大開幕,這是CVG全球物流園區的第一個開發項目。 雖然辛辛那提是亞馬遜航空和DHL快遞的主要樞紐,但新的食品和食品設施擴大了機場的一般航空貨運能力。 肯頓縣機場董事會主席麗莎•索爾表示:「這正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實現的增長,目的是使我們的貨運業務多樣化。」 與此同時,由於託運人及其服務提供商尋求在美國以外開發更多機會,拉丁美洲等地區正受益於微小的變化。 波動性仍然 Erbacci認為,三個主要主題將塑造前景。首先,海空動態:紅海/蘇伊士局勢仍然「至關重要」,任何升級都可能加劇運輸模式向空運的轉變,而常態化將重新平衡運輸。 第二,電子商務:持續的增長使路易斯維爾、安克雷奇和邁阿密等包裹驅動的中心保持繁忙,而亞太地區的出口商繼續受益於在線零售需求。 第三,基礎設施:杜拜世界中心、上海和仁川的擴建以及墨西哥費利佩安吉利斯國際機場等大型項目正在「改變全球貨運地圖」,並將影響明年的樞紐戰略和網絡選擇。 根據目前的趨勢,ACI World預計亞太和美國樞紐仍將佔據主導地位,東亞出口和美國集成商活動將鞏固其領先地位。隨著中東航空樞紐獲得海上空氣量和擴大基礎設施,它們的航空價格將進一步攀升。 Erbacci認為:「最大的挑戰仍然是外部的:影響流量的關稅和貿易政策,以及影響海氣替代的地緣政治。從結構上看,需求依然強勁。 「也就是說,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關稅、地區不穩定或海運中斷都可能迅速改變流量。電子商務和供應鏈多元化等結構性驅動因素讓我們對中期增長充滿信心,但波動性仍將存在。」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