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成都民營經濟持續向新向好__快遞搜
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營商環境是關鍵。成都的營商環境到底如何? 一組數據――日前,成都民營經濟前三季度發展成績單出爐。記者從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民營經濟持續上揚,實現增加值9209.7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83.5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692.4億元,同比增長8.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133.8億元,同比增長5.6%。 一份榜單――近日,《2024-2025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出爐,成都獲評「年度創新城市」稱號。 一個個數字,一張張榜單,彰顯了成都民營經濟的非凡實力與蓬勃活力。掌聲與讚譽的背後,成都始終把企業「幸福指數」作為衡量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以「進解優促」為專項突破,通過一系列有溫度、見實效的舉措,讓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每日局長坐班 每周鏈長接待 「進解優促」升級亮相 「此次的2025世界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我們攜全球首款8K TFT基Micro-LED顯示屏,以及多款創新產品集中亮相。」辰顯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5年前,辰顯光電落地成都高新區。4年間完成從技術驗證、生產線建設到產品量產的全過程,今年首次實現上規。 市場經濟浪潮中,企業對發展環境的「嗅覺」最為敏銳,企業的成長狀況更是直接顯示著營商環境的土壤是否肥沃。 以企業感受為出發點,有需必應、無事不擾,2024年9月,成都全面開啟「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一年後,「進解優促」升級版亮相,服務機制全面提升。 成都開始探索「每日局長坐班、每周鏈長接待」服務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鏈實行「1場專場對接活動+7天訴求集中攻堅+365天全周期閉環」鏈式服務,累計走訪服務企業7.89萬戶,收集辦結問題訴求1.58萬個、辦結率超98%。 「進解優促」工作的開展,實現了政府從「管理者」到「服務者」的角色重塑,推動了從「碎片化」到「閉環化」的服務升級,催生了從「缺資源」到「強供給」的生態構建,為從「強監管」到「善治理」的環境營造提供助力,是一次理念革新、機制創新、要素更新、法治刷新。 場景加速落地 融資更加順暢 企業發展更有信心 長久以來,「獲得信貸」一直是營商環境評價中的重要指標。如何讓民營經濟「貸得到、貸得省、貸得順」,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核心之舉。 以企業融資更加便捷為出發點,成都發布了總規模不低於500億元的民營企業專屬貸款產品「民營貸」。「過去融資要反覆提交各種材料,現在掃碼就能出預授信結果。」日前,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舉行的一場融資對接會上,成都市和天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聯總監蘇先皇感嘆道。 不僅如此,成都還建設了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蓉易貸,該平臺整合全市銀行、保險、基金等上百家金融機構資源,匯集350款金融產品與服務,覆蓋信貸融資、股權融資、政策查詢等多元化服務,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體系。 有了資金的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了底氣,而成都場景創新工作更化解了企業的急難愁盼。 迪立科技於2020年落地成都,從事自動駕駛車輛實地路測技術研發。如今,其產品已打入成都部分辦公園區、旅遊景區、體育場館、高校校園等公共空間。「公司產品此前在成都高新區落地應用,項目實施過程中,在科技研發、辦公場地、場景落地等方面都獲得當地相關部門支持。」公司總經理孫劭恆說。 今年來,圍繞成都「進解優促」工作,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積極回應企業提出的場景訴求,前三季度,通過構建跨領域、全周期的場景創新工作機制,累計供給場景704項、落地280項,幫助3000餘家企業實現產融和產銷對接。(記者 吳 劉泰山)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