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創新引擎強勁,河北科技發展交出新答卷__快遞搜
11月6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第七場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十四五」河北省科技創新發展成效。 2024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1971.4億元,是「十三五」末期的3.53倍;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5萬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庫總量突破12.7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達2.48萬家……近年來,全省科技系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落地生根,一系列政策舉措開花結果,規劃目標圓滿完成,為科技強國貢獻了沉甸甸的「河北力量」。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有了更大底氣 創新驅動,離不開平臺載體的強力支撐。我省把建強用好科技平臺作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續推動平臺建設優化布局、提升能級、發揮作用。 「十四五」期間,8家全國重點實驗室落地河北,覆蓋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要領域。2024年,我省接連獲批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實現了這兩類平臺建設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在我省布局的國家級平臺數量已達31家,在功能上實現了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研發鏈條全覆蓋。 國家級平臺加速布局,省實驗室也在「茁壯成長」。 去年,燕趙鋼鐵實驗室揭牌運行,燕趙綠色化工、現代交通、電力實驗室進入籌建試運行階段,河北戰略科技力量漸成體系。截至目前,4家實驗室已攻克59項關鍵核心技術難題,25項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其中燕趙鋼鐵實驗室研發的汽車鋼綠色智能生產技術落地唐鋼,實現高鋁鋼連澆爐數世界領先。 「目前,我省已經形成了以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為高地引領,以燕趙實驗室為『總平臺、總鏈長』,以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為重要支撐的平臺建設體系。」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京津成果加速在河北落地生「金」 「十四五」期間,河北聚焦「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核心定位,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構建服務體系、打通轉化通道。 中試是破解「實驗室成果」向「產業化產品」轉化瓶頸的核心環節。河北統籌布局建設河鋼鋼鐵釩鈦材料、雄安科創中心等15家中試示範平臺,構建「中試熟化+研發支撐+檢測認證+企業孵化+基金扶持」的全鏈條服務生態,為京津科技成果提供從「樣品」到「產品」的一站式轉化服務。目前,15家平臺累計承接京津技術成果中試轉化項目超100項,成功孵化科技型企業37家,有效填補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空白。 將「創新場景」作為重要抓手,圍繞京津冀「六鏈五群」產業協作方向,搭建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參與的場景對接平臺,吸引京津技術落地。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一批新技術、新產品在河北實現首試首用,北京智眸科技、七騰機器人等一批優質科技企業落戶河北。 暢通技術轉移鏈,省科技廳聯合京津構建「高頻次、精準化、小規模」技術對接機制,持續舉辦中關村火花、科技成果俏津門等系列活動,年均開展對接活動50場以上、促成技術合作意向超200項。在工程系列職稱中增設技術經紀類別,59名「科技紅娘」獲評技術經紀專業職稱。 打破「蛙跳」現象,區域內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比重不斷提升。2024年,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34.8%,吸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躍居全國首位。 「陽光雨露」滋養創新創業 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牛鼻子」,是產業轉型提質升級的主力軍。 「十四五」期間,省科技廳堅持「資金跟著產業發展走,項目跟著企業需求去」,抓好科研項目組織實施,統籌精準對接需求、優化服務流程、強化生態支撐三項協同發力,讓更多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當主角、挑大梁。 聚焦「項目怎麼選」,打破「項目等企業」的傳統模式,堅持企業主導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企業參與實施方案編制等決策環節,暢通企業創新需求傳導通道;圍繞「項目怎麼管」,堅持鬆綁減負與規範管理共同推進,推動項目管理向服務企業深度轉變;針對「企業怎麼幫」,構建以項目牽引,資金、平臺、人才、場景多要素、一體化企業支持新模式。「十四五」期間,各類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總投入超百億元,惠及近2000家企業。 鼓勵企業創新,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十四五」以來,連續2年向省科技引導基金分別注資8億元,總規模達到28.85億元,投資項目13項次,5家被投企業上市、1家成長為獨角獸企業。 此外,有效實施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引導銀行加大科技企業貸款發放力度。「十四五」以來,8家合作銀行累計發放科技貸款超過1萬億元。與商業銀行開發純信用科技貸款產品,「十四五」以來,合作銀行共計為科技型企業發放信用貸款超過2800億元。 讓保險為創新「撐腰」,我省還制定科技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對三類科技保險產品給予最高50%保費補貼,激勵引導保險公司分散企業創新風險。創新「概念驗證與小試綜合保險」「中試綜合保險」「科享保」等科技保險產品,為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保險保障服務。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