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Freightos每周更新:中美協議不太可能刺激貨運激增-快遞搜
該協議將使美國對中國的芬太尼相關關稅降低10個百分點,並將關稅休戰延長一年,使中國所有出口產品的總體基準關稅達到20%,並回到去年3月設定的水平。從11月10日起,美國還將推遲對與中國有聯繫的船舶徵收一年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港口停靠費。 作為交換,中國將努力限制與芬太尼相關的化學品流動,並將取消今年出臺的限制措施,包括對稀土礦物出口的控制、暫停購買美國大豆以及對與美國有關聯的船隻收取港口停靠費。 對於貨櫃市場而言,暫停港口停靠費對中國航運公司來說基本上意味著一種解脫,如果這些附加費繼續存在,它們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停靠中國的與美國有關聯的貨櫃船的運營商也將歡迎這種暫停,儘管它們在市場上所佔的份額要小得多。非中國航空公司可能會保留對中國製造的船隻部署的一些調整,以防這些限制在短時間內恢復。 中美關係的緩和或許不太可能刺激跨太平洋貨運需求突然激增。在川普第一屆政府期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中約有三分之二面臨高達25%的關稅。目前中國所有出口商品的關稅基準是20%,加上這些關稅,中國的關稅仍然明顯高於其他國家。進口商可能會繼續使他們的採購多樣化。此外,包括跨太平洋地區的早期旺季在內,已經有大量的前期裝載,無論如何,11月和12月都是這個市場的典型淡季。 即使達成了協議,事情仍遠未確定。美國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將於今日開始就川普在今年推出的大部分關稅中使用IEEPA提出質疑的案件聽取辯論,裁決可能最遲在6月最高法院任期結束時做出。取消這些關稅的決定可能會給貨運帶來至少短期內的重大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但隨著白宮繼續利用貿易法的其他領域推出行業關稅,以及針對特定國家徵收關稅的其他更廣為人知的途徑,這項裁決不太可能意味著美國的貿易壁壘會長期消失。 但上周的協議——以及最近宣布的美國與遠東國家的其他協議——確實意味著,與2025年迄今的任何時候相比,供應鏈利益相關者目前(可能是未來12個月)對關稅格局的確定性和穩定性更高。儘管這種脆弱的穩定性可能意味著,2026年我們將不會看到今年那樣的提前裝船和海運起止量,這表明貨運市場將回歸季節性,即使關稅意味著進口商的成本上升。 上周貨櫃運價保持穩定,但儘管季節性需求放緩,11月1日的GRIs還是推高了幾條航線的運價——至少目前是這樣。 本周到目前為止,到西海岸的跨太平洋貨櫃日運費已經上漲了1000美元/FEU,達到2,962美元/FEU,回到了7月份的水平。但已經有報導稱,承運人提供的費率要低得多,本周到東海岸的價格已經下降了約100美元/FEU,這表明這條航線的費率根本沒有上漲。 亞洲至歐洲的每日價格上漲約300美元/FEU至2,500美元/FEU,地中海的價格上漲500美元至2,800美元/FEU。如果航空公司能夠調整運力,並保持運力水平,以應對可能因空載而出現的需求放緩,它們可能只有成功地維持這些價格上漲,或防止運價跌回10月中旬觸及的低點。儘管與去年同期相比運量更大,歐洲樞紐持續擁堵,但目前的亞洲-歐洲費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以上,這表明運力增長是導致費率整體下行壓力的原因,儘管紅海改道仍在繼續。 自10月中旬以來,中美航空貨運指數(China - US Freightos Air Index)的航空貨運價格上漲了15%,至每公斤6.00美元左右,本周迄今為止的日運費超過6.23美元/公斤,儘管貨運量可能低於去年,而且人們懷疑旺季將持續很長時間。儘管跨太平洋的運力比一年前有所減少,但去年這個時候的價格仍低於每公斤7.00美元的水平。但利率上升確實表明,某些旺季需求開始激增。上周,跨大西洋運費上漲8%,至每公斤2.00美元,達到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自10月中旬以來,從中國到歐洲的價格上漲了7%,至每公斤4.20美元左右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