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美國航運公司美森(Matson)成為最新一批受益於中美貿易緩和協議的企業之一。隨著中美達成一致,雙方暫停港口費一年,美森原本預計在2026年與2027年各需支付高達8,000萬美元的費用,如今暫時解除這一財務重壓。Matson執行長Matt Cox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公司原計劃僅在今年第四季度就需承擔2,000萬美元港口費,但在協議達成後,實際支出僅為640萬美元。「我們不會讓這些費用影響中國航線服務,」Cox強調,「我們的CLX與MAX快航服務照常運營,也不會將任何港口費轉嫁給客戶。」今年10月,中國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公告》,正式對美國向中國船東和運營商,以及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商提供的海運服務徵收港口服務費的行為發起反制。Matson因此成為受影響最直接的美國航運公司之一,該公司使用美國建造的船舶,長期經營中美快航服務,是少數在該航線具備強大運力的美籍船東。當被問及已支付的640萬美元港口費是否會退還時,Cox表示,公司正等待中美兩國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說明與指導。在這一貿易政策轉折的同時,Matson也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當季淨利潤為1.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99億美元下降約三分之一。營收亦從去年同期的9.62億美元降至8.8億美元。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3.02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48億美元。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航線貨運量與運價雙雙走弱。公司披露,第三季度中國航線貨櫃運輸量同比減少12.8%,平均運價也出現下降。Cox指出,由於關稅政策和全球貿易環境持續不明朗,第四季度需求疲態仍在延續。「跨太平洋市場今年旺季表現平淡,」Cox解釋稱,「很多企業為了提前規避關稅風險,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就已提前發貨,導致第三季度快航服務需求下降。」儘管面臨利潤與運價雙重壓力,Cox認為,最新的中美經貿協議協議將為市場帶來一定穩定性。他預計,公司第四季度海運業務營運利潤仍會低於去年同期,但整體市場環境有望逐步回穩。「我們預計,第四季度中國航線客戶將保持謹慎的庫存策略,繼續消化前期採購的貨物,」Cox表示,「不過,隨著中美達成協議,關稅、港口費、全球貿易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顯著降低,我們相信客戶的經營環境將更為穩定。」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