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估計幹散貨供需平衡將在2025年略有加強,並在2026年和2027年逐漸減弱。貨運需求增長正在放緩,因為煤炭發貨量下降,鐵礦石發貨量停滯不前,」BIMCO航運分析經理Filipe Gouveia表示。預計2025年至2027年間,煤炭出貨量將下降4.9%。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繼續擴大,尤其是在中國、歐洲和印度,需求正在下降。此外,全球鋼鐵需求前景疲弱,導致鐵礦石和煉焦煤需求受限。「市場環境的疲軟可能導致運費和二手價格下降,儘管這些可能因航段而異。由於船隊增長有限,航行距離更長,好望角型貨輪市場預計將保持更強的彈性。相比之下,在貨運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下,由於交付量增加,巴拿馬型和超大型航段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自上次更新以來,全球經濟前景有所改善,支撐了幹散貨需求,儘管仍弱於一年前。總體而言,預計2026年船舶需求將增長1.5-2.5%,2027年將增長1-2%。受南大西洋鐵礦石和鋁土礦運輸量增加的推動,更長的航程預計將支撐需求。此外,穀物和少量散貨運輸預計將走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煤炭和鐵礦石前景不佳的影響。船舶供應預計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別增長2.8%和2.7%。預計船隊增長將在2026年和2027年加速,即使回收逐漸增加。超大型和巴拿馬型貨輪的交付量將最為強勁,而好望角型貨輪的交付量將在2027年有所上升。預計2026年和2027年的航行速度將略有下降,從而限制了供應的增長。「中美之間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給經濟前景帶來了下行風險。兩國之間的貨運量已經減少了近一半,進一步提高關稅可能會進一步削弱貨運量和經濟狀況。另一個關鍵風險是船隻可能返回紅海航線。如果船隻恢復通過該地區而不是繞過好望角航行,可能會導致船舶需求下降2%,」古維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