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緊急預警!美線運價暴漲31.9%,艙位靠搶、船期紊亂,外貿人突圍指南來了!-快遞搜
運價 「瘋漲潮」 突襲! 10 月 17 日,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數據如驚雷炸響: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基本港運價較一周前暴漲31.9% ,飆升至 1936 美元 / FEU;美東航線運價同步上漲 16.4%,達 2853 美元 / FEU。 船公司日均訂單量飆升至平時 3 倍,連雲港貨代透露 「全航線爆倉,連其他航線船舶都掉頭跑美線」; 艙位取消、「甩櫃」 成常態,鹽城某貨代直言 「即便付高價,訂好的艙位也常作廢,甚至在途貨物被要求補交費用」; 低貨值商品首當其衝,紙巾、棉籤盒等日用品 「貨價不及運費」,中小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 這場運價風暴絕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矛盾疊加的必然結果: 9 月以來,受關稅預期影響,船公司大規模取消美線航次,10 月中美停航次數預計創紀錄(中國至美停航 67 次)。但十一長假後,美國聖誕節備貨需求集中釋放,疊加前期積壓訂單集中出貨,形成 「運力真空期」。 10 月 14 日起,中美互徵特定船舶特別港務費,美森航運 「曼努凱號」 首單被罰 446 萬元。船公司為轉嫁成本,採取 「轉航線、繞港口、減班次」 等措施,直接導致班期紊亂。 美國零售商為趕亞馬遜 Prime Day 和 「黑五」 大促,提前囤積數月貨量,「只求快不講價」 成為常態。同時,11 月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讓更多企業選擇 「加急出貨避險」,進一步點燃搶艙熱潮。 時間前置:從 「提前一周」 升級至提前 15-20 天訂艙,重點鎖定船公司核心航線; 協議鎖價:優先籤訂長期運價協議(LTA),鎖定 3-6 個月成本,避免即期價波動衝擊。 小批量拼箱:輕小件貨物採用拼箱運輸,分攤附加費成本; 曲線入美:通過加拿大、墨西哥港口中轉,再轉陸運至美國,規避直航高運價; 倉配聯動:提前將貨物運至美國海外倉,旺季直接本地配送,縮短交貨周期。 合同補款:新增 「運價調整條款」,約定漲幅超 10% 時雙方分攤成本,尤其適合長期合作客戶; 成本核算:對低貨值商品重新測算利潤,必要時調整報價或暫停非核心訂單; 政策利用:關注港口扶持政策,如連雲港對美線航線提供優先靠泊服務,節省滯港成本。 數據跟蹤:每日關註上海出口貨櫃綜合指數(SCFI)和美西港口等待時間,預判運價走勢; 政策監測:重點跟進 11 月關稅談判進展,提前制定 「漲價應對預案」。 業內普遍認為,11 月前運價仍將保持上行趨勢,但漲幅或逐步收窄。隨著加班船投入和運力回歸,艙位緊張局面有望在 12 月緩解。但對外貿人而言,與其期待運價回落,不如主動構建 「靈活、多元、有韌性」 的供應鏈 —— 畢竟,能抵禦波動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準備。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