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開始侵蝕貿易,先看老美那邊的數據。
供應鏈技術和數據提供商笛卡爾公司近日發布的《全球航運報告》顯示,
美國9月份貨櫃貨物進口量同比下降8.4%,其中來自中國的貨物進口量大幅下降22.9%。
儘管進口量下降,美國港口上月處理的貨櫃貨物仍達到231萬標準箱。
此數據要高於美國零售協會之前的預測。
美國零售聯合會供應鏈和海關政策副總裁喬納森·戈爾德表示,
這是因為「一段時間以來,零售商們一直在努力減輕關稅的影響」,包括儘可能提前運送貨物……
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對企業來說很有挑戰性」。
該聯合會稱,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裡,美國主要貨櫃港口的月進口箱量預計將降至200萬TEU以下。
戈爾德說,今年的旺季來得更早,因為企業試圖避免受到關稅的衝擊。
其他分析師也預計今年年底的進口將進一步放緩。
海事研究公司Hackett Associates的創始人本·哈克特在一份聲明中說:
美國關稅政策的持續波動正在造成重大的經濟不確定性,預計貿易量將在未來4至6個月內出現不可預測的變化。
許多大公司先發制人地進口商品以建立庫存,但隨著這些庫存的消耗,關稅帶來的全面通脹影響將變得明顯。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10月15日對記者說:
旺季已經過去,預計今年最後三個月的貨運量將放緩。
當然,與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之間持續動蕩的談判可能會加劇這種下降。
再看我們這邊的數據,海關數據顯示,9月中國對外出口總額創6個月新高,但對美出口同比下降27%。
整體來看,以美元計價,中國對美出口已連續6個月下降,而5月和8月的下降幅度都超過了30%。
總出口額這個大盤子不降反升,自是有其他國家補位了美國。
9月我國對東協出口同比增長15.6%,這屬於是我中有你,你中有他;
對歐盟出口增長14.2%,新三樣在這塊是槓槓的;
對印度出口增長14.4%,對英國出口增長12%,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長15.2%;
對非洲出口大漲56.4%,從機械設備到日用商品,這不是非洲,而是飛洲。
以後都不要噴貨代愛加好友咯,這朋友圈子平時確實需要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