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中國鋰電池出口管制,美企面臨能源重壓-快遞搜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近日聯合發布公告,自11月8日起,中國將對高性能鋰電池及其生產設備、正極負極材料等關鍵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與稀土不同,鋰電池牽涉面更廣,也更難替代。 它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更涉及電力系統、數據中心、國防軍工等國民經濟與安全核心領域。 成都某新能源無塵車間一片忙碌,一塊塊鋰電池正有序下線。 在如火如荼的全球人工智慧(AI)競賽中,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更已成為不亞於先進晶片的關鍵基礎設施。 從技術結構到產能規模,中國在鋰電池產業鏈佔有絕對優勢。此次出臺的管制清單,覆蓋了重量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的可充放電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前驅體相關物項,甚至具體到疊片機、連續石墨化爐等生產環節所需專用設備。在技術體系上,幾乎構成一個閉環。 而對於美國來說,這一閉環的斷裂點,正出現在自身尚未補齊的產業中遊。 彭博社數據顯示,2025年前7個月,美國電網級儲能用鋰離子電池中,約65%來自中國進口。而這類電池,正被此次管制所涵蓋。 其實,儲能系統甚少出現在公眾視線範圍之內。它不直接發光,但支撐著照亮世界的光。2017年至2023年間,美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翻了一番。AI產業快速增長所帶來的電力負載,正在成為制約擴展的瓶頸。 新美國安全中心能源、經濟和安全項目主任基爾克雷斯直言,「能源已是當前美國AI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制約因素。」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鋰電池的供需問題,不再只是企業的經營議題,一旦失去供應,意味著多家美國企業乃至美國電力系統的運行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正如彭博新能源財經貿易和供應鏈分析師黑爾斯所說,「中國在電池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意味著美國企業或將受到嚴重擠壓,它們很快就會感受到壓力。」 此外,中國出口管制範圍不僅涵蓋鋰電池成品,更涉及關鍵材料和製造設備。彭博社指出,目前,中國在全球正極材料產能中佔比約96%,負極材料產能佔比達85%,這些正是美國本土電池製造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料。 「美國東南部許多電池工廠都會受到中國此次措施的影響。」負責特斯拉公司和松下公司內華達超級工廠電池生產的電池主管賽琳娜坦言。 資本市場反映同樣折射出中國此次管制措施對美國企業的衝擊:依賴中國電池組件的美國Fluence Energy電池公司和特斯拉等股價一度大幅下跌。 可見,美國在推進能源本土化的同時,仍面臨原材料來源不穩定、製造工藝仰賴進口等結構性難題。雖然美國已出臺《通脹削減法案》,啟動本土投資項目,並加緊與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構建聯盟,但系統性替代仍有待時日。 英國《金融時報》形容,擴大對稀土和電池出口限制,突顯出中國對支撐全球主要製造業的關鍵材料、零部件和技術供應鏈的全面控制。 從稀土到大豆,再到鋰電池,中國面對關稅壁壘和貿易霸凌的反制措施,精準指向美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這背後,是中國在高端製造體系中的集聚能力和技術演進的沉澱,也是全球價值鏈重塑中的關鍵變量之一。 (「三裡河」工作室)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