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政研室和長江航務管理局聯合舉辦的「我家住在長江邊」主題宣傳活動上獲悉:今年1-9月,長江幹線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預計30.6億噸,同比增長4.9%,航運生產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9月份以來,國內鋼廠高爐開工率穩中有升,疊加國慶中秋假期前的階段性備貨需求,金屬礦石運輸需求同比實現明顯增長。同時,受益於機械設備、鋼鐵、商品汽車等出口形勢向好,貨櫃運輸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1-9月份,長江幹線港口貨櫃吞吐量預計超2000萬標準箱,金屬礦石吞吐量預計近7億噸,與去年相比均有較大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區域海事協同與物流模式創新為航運增長注入新動力。今年9月5日,長江海事部門與上海海事部門在江西九江籤署合作協議,商定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貨物通過貨櫃出口時統一申報並「一箱到底」。即在長江幹線通過貨櫃運輸「新三樣」貨物時,將原來需向始發港和中轉港分別申報,轉變為僅需向始發港申報。同時,將貨物查驗前置到裝箱環節,實施始發港和中轉港結果互認,減少重複申報、開箱檢查,縮短出海周期,促進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據介紹,「一箱制」實施以後,貨櫃在港時間可縮短35%,每年為企業降低運輸成本超億元。
隨後在9月12日,「遠大先鋒」輪裝載著出口北美洲的「湖北造」儲能櫃,成功完成了從武漢至太倉的「新三樣」貨物江海聯運「一箱制」首航,標誌著物流效率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