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4日凌晨,英國最大貨櫃港費利克斯託港燈火通明,在拖輪協助下,滿載4890個標準貨櫃的海傑航運(香港)有限公司「伊斯坦堡橋」輪緩緩靠泊,完成中歐跨越北極東北航道的航程。
經過20天航程,這艘裝滿光伏組件、儲能櫃與跨境電商貨物的巨輪順利抵港,標誌著首條中歐北極貨櫃快航航線(以下簡稱「中歐北極快航」)成功首航。
「中歐北極快航是全球首條專門針對跨境電商與高附加值貨物所開闢途徑北極的貨櫃航線,同時也是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成果。」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航線開通後,為我國高端製造、跨境電商、新能源等產業提供了更快捷低碳的國際物流選擇。
這一快航,有多快?
「中歐北極快航跨越北極東北航道直達歐洲,寧波舟山港至費利克斯託港單程運輸時效相較傳統航線可縮短22天,單程碳排放量降低約50%。」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首航貨櫃中,鋰電池儲能櫃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佔比不小。「以往走蘇伊士運河需40天,現在最快18天直達,品質管控更精準。」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採購經理周楚婧介紹,不僅如此,中歐北極快航航線自帶低溫屬性,非常適合電池等貨物和對時效性要求較高的商品運輸。
時效快,助推物流成本下降。
「通過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業務庫存量能大幅降低40%,資金佔用大幅削減,助力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供應鏈響應速度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海傑航運營運長李曉斌說。
「走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新品能第一時間以更低成本進入歐洲市場。」嘗鮮首班北極快航的浙江盈和國際物流倉儲主管張光輝也有同樣感受,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單櫃運輸成本約7000美元,而走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成本可節約40%左右,未來企業有望進一步提升歐洲市場份額。
開闢中歐北極快航,意義不止於此。
看港口,「此次快航的開通,標誌著寧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線網絡上的『最後一塊拼圖』正式補齊。」浙江海港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雪君表示,從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到北冰洋,寧波舟山港全面貫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
看外貿,今年前8月,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3.88萬億元,增長4.3%,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3.1%。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第三條中歐海運通道,更快捷高效的中歐北極快航將推動長三角高端製造、新能源產業與歐洲市場深度對接,更好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我國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新航線首航,新通道「啟航」。按照計劃,中歐北極快航明年將充分利用7月到11月的北極通航期,同時升級更大船型、裝載更多貨物,爭取跑出更多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