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動蕩持續影響,9月美國貨櫃進口量同比下降8.4%,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箱量驟降22.9%。供應鏈技術與數據提供商Descartes稱,儘管同比下滑,但美國港口8月仍處理了231萬TEU,創下歷史同月第三高位。美國零售聯合會(NRF)與Hackett Associates預測,由於大部分節日商品已提前交付,且關稅持續加碼,預計今年剩餘時間內美國主要貨櫃港口的月度進口量將降至200萬TEU以下。NRF負責供應鏈與海關政策的副總裁Jonathan Gold表示,今年的旺季已提前結束,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零售商在關稅生效前搶先進口了商品。NRF指出,更多關稅將於本周生效,包括對各國軟墊家具及廚房、浴室櫥櫃徵收25%的關稅。此外,原定8月實施的對華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計劃,經90天延期後,計劃於11月10日啟動,除非在此之前達成協議或川普決定再次推遲。Hackett Associates創始人Ben Hackett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持續波動,正造成巨大的經濟不確定性。反映市場需求的德路裡東西向幹線合同運價指數,在截至9月的12個月內同比下降了3%,為2024年7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該指數由沃爾瑪等百餘家跨國貨主在17條主要海運航線的合同運價加權平均得出。在空前關稅壓力下,美國進口整體表現尚屬穩健。今年前9個月的進口箱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了1.9%。但據Descartes數據,9月中國在美國進口總額中的佔比已從8月的34.5%降至33%。9月來自中國的進口量跌至762772TEU,其中鋁製品、鞋類及電氣機械領跌,玩具、體育用品與服裝進口亦現萎縮。Descartes指出,整體數據表明7-8月的短暫反彈已告終結,凸顯進口商對關稅政策的高度敏感性。該公司數據還顯示,9月來自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德國及義大利的進口額同比均呈下降態勢。與此同時,部分東南亞與南亞國家正擴大市場份額。來自印尼、泰國、越南及印度的進口量均錄得增長。Descartes表示,月度環比數據顯示,亞洲貿易動能已呈全面放緩。來源: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