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14艘全球首單改了!涉中國船廠!航運巨頭決定換「氣」-快遞搜
據外媒消息,EPS證實,其在中國建造的14艘21萬載重噸Newcastlemax型散貨船將採用LNG雙燃料推進系統,而非原本計劃的氨雙燃料發動機。該公司稱這一決定為戰術性調整,反映了航運業能源轉型在技術、商業和監管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EPS的這批新船原本計劃配備大型第二代氨燃料發動機,但由於技術尚未成熟,加之監管框架、加注基礎設施及租船方成本擔憂等問題,導致其無法按計劃使用。 儘管如此,EPS仍承諾為其正在江南造船以及韓國HD現代重工兩家船廠建造的總計4艘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部署氨燃料系統,這些新船將配備Everllence第一代60缸氨燃料雙燃料發動機,預計自 2027 年開始交付。此外,公司還在著手推進貨櫃船和汽車運輸船氨燃料新造船項目。 EPS執行長Cyril Ducau表示:「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在市場準備就緒時做好準備。經過團隊和合作夥伴對氨燃料船舶的廣泛研究,我們認為應將更多精力集中在VLAC項目上,讓船廠和發動機製造商在其他航運領域大規模部署之前,先完善解決方案。」 他指出,氨燃料的基礎設施、供應和法規體系仍在建設中,這是推廣新燃料必然要經歷的自然階段,「因此我們採取逐步推進的策略,通過諒解備忘錄、行業合作和項目建設積累經驗」。 據了解,EPS於2023年9月與北海造船籤署了3+3艘21萬噸Ammonia DF(氨雙燃料)/DF Ready散貨船建造項目籤約儀式,開啟了雙方的首次合作。以此為開端,EPS陸續在北海造船訂造了14艘21萬噸氨雙燃料散貨船。 這是全球首批雙燃料氨動力散貨船。雖然北海造船沒有透露新船價格,不過據外媒消息稱,每艘船造價接近8000萬美元,全部14艘總金額將達1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74億元)。預計首制船將在2026年年中交付。 該型船由北海造船與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SDC)共同研發,總長300.00米,型寬50.00米,型深25.20米,結構吃水18.40米,航速14.0節,可達到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指標第三階段(Phase Ⅲ)的要求,同時船舶滿足氨燃料預設,後期將配置氨燃料主機及2個3000立方米氨燃料C型罐,確保未來可採用氨燃料實現船舶全生命周期 「零碳」運營。 按照計劃,這批新船將採用由MAN Energy Solutions(現更名為Everllence)提供的氨雙燃料主機。在2023年EPS籤署首份訂單時,這種發動機仍在開發中,當時MAN表示將在2024年年底之前為新船交付首批二衝程氨燃料發動機。然而,發動機尚未準備就緒促使EPS將全部14艘船更改為LNG雙燃料動力。 據了解,EPS是全球最大的獨立船東之一,在航運業有著60餘年的卓越歷史,總部位於新加坡,擁有6000名海員,450餘名岸基員工,管理著由270多艘船舶組成的多元化船隊,包括散貨船、貨櫃船、汽車運輸船、油船、油化船、LPG船、LNG船,總載重噸達2800萬噸,平均船齡不超過10年,其中雙燃料船舶80餘艘。 自2021年以來,EPS一直活躍在新造船市場上,在中日韓船廠先後訂造了超過140艘新船。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EPS在建新船共計108艘,船型涵蓋貨櫃船、汽車運輸船、液化氣船、油船等,到2029年所有在建新船交付完畢後,EPS的船隊規模有望超過300艘。 值得一提的是,在EPS更改燃料選擇的同時,另一家在北海造船訂造氨燃料散貨船的船東——比利時CMB.Tech卻決定堅守氨燃料。CMB.Tech目前在北海造船訂造了10艘氨燃料Newcastlemax型散貨船,預計將在2026年至2027年交付。 CMB.Tech的新船將配備WinGD設計的氨燃料雙燃料發動機。WinGD執行長Dominik Schneiter表示,公司首臺大缸徑X72DF-A發動機已準備好在今年第四季度在青島進行測試,測試完成後將交付船廠安裝。 根據DNV發布的最新白皮書,氨燃料在短短五年內從概念階段邁向早期實施階段,正逐步成為遠洋航運的一種低碳溫室氣體替代燃料。自2020年以來,氨作為船用燃料在法規、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安全框架已從基於風險的審批發展為國際海事組織的臨時指南及每年更新的船級規範。技術成熟度持續提升——目前已有39艘氨動力船舶訂單、商用發動機已面世,並完成了首次燃料實船演示。雖然目前藍氨和綠氨產量較低,但已確定的計劃將使年產量在2030年達到1400萬噸。加注基礎設施也在全球關鍵港口(包括新加坡和鹿特丹)完成試驗後逐步興起。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