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12艘超百億大單!民營造船新巨頭贏得國際船東青睞-快遞搜
10月10日,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下屬公司恆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6艘30.6萬噸VLCC建造合同於近日籤約生效。本次合同的交易對方為兩家歐洲知名船東,合同金額合計約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9-64.03億元),新船將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相繼交付。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315000-320000載重噸VLCC新造船價格約為1.2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9億美元略微下滑。 雖然松發股份沒有披露船東的具體信息,但據外媒消息,其中4艘新船由希臘船王George Procopiou旗下Dynacom Tankers訂造;另外2艘由希臘船東Laskaridis Maritime訂造。 這兩家公司均是恆力重工的「老客戶」。Dynacom曾在去年年初收購了恆力重工2艘VLCC轉售船,其中首制船「ALIAKMON I」號剛剛在今年6月交付,這也是恆力重工建造的首艘VLCC;此外,George Procopiou旗下散貨船公司Sea Traders曾於2023年7月在恆力重工訂造10艘82000載重噸散貨船,當時刷新了恆力重工一次性籤訂最大造船訂單紀錄。去年,Sea Traders又追加訂造了4艘同型船。 Laskaridis Maritime是恆力重工首批海外船東之一。2023年5月,Laskaridis Maritime與恆力重工籤署了4艘82000載重噸Kamsarmax型散貨船建造合同,這是恆力重工自投產以來承接的首份海外訂單;同年年底該公司又在恆力重工追加訂造了6艘同型船,全部10艘船現已交付3艘,其餘7艘將在今明兩年交付。 除了上述6艘VLCC訂單之外,恆力重工在9月還獲得了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子公司Frontline的6艘30.6萬載重噸VLCC訂單,每艘造價約為1.18億美元,6艘總價約為7.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37億元)。新船將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陸續交付。 據介紹,恆力重工這一系列30.6萬噸VLCC由其自主研發,為國際主流大型原油運輸船型,具備裝載量大、續航能力強、運營效率高等特點。該船型在設計上兼顧了航線適應性與裝載靈活性,可高效適配全球主要原油港口的裝卸設備,能滿足跨洋長距離原油幹線運輸及大型油田至煉廠的規模化運輸需求,是順應國際最新油船設計理念、滿足當前國際航運市場對規模化、低碳化運輸需求的原油運輸船,充分體現了恆力重工在高端船舶設計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 有消息稱,這12艘新訂單實際上是恆力重工的轉售船。這些VLCC原本由恆力重工母公司恆力集團自行下單訂造。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自2023年的首單以來,恆力集團在恆力重工陸續訂造了15艘VLCC,其中前2艘在2024年初轉售給Dynacom,還有4艘在9月底轉售給了匿名船東,其餘9艘目前船東仍為恆力集團。 恆力重工指出,此次與挪威Frontline、希臘Dynacom、Laskaridis等多家船王公司的合作,進一步提升了恆力重工在國際船舶製造市場的地位,也將為這些航運公司提供高質量、高性能的船舶,滿足其在全球航運市場的業務需求。 恆力重工作為民營造船巨頭,在高端船舶製造領域持續取得突破,憑藉其先進的技術創新和豐富的造船經驗,贏得了眾多國際知名航運公司的信任,這些項目的籤約不僅展示了恆力重工在船舶製造領域的強大實力,也標誌著其在國際航運市場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此次連續大單的籤署,不僅有助於推動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為全球航運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訂單的陸續交付,恆力重工有望在全球航運市場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未來,恆力重工將繼續深化與國際航運巨頭合作,在高端船舶製造領域持續創新和突破,進一步提升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實現中國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變貢獻力量。 據了解,恆力重工的前身STX大連曾是中國最大的外資船廠,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單體船廠。2022年,恆力集團響應國家號召,成立恆力重工集團,耗資21.1億元競拍收購閒置十年之久的原STX大連資產,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建造基地。2023年1月,恆力重工一期「海洋工廠」僅用時150天實現全面運營,今年1月二期項目——「未來工廠」 5個月實現投產。與此同時,恆力重工合作創新暨海工科技產業園於9月14日在大連長興島開工建設。 截至目前,恆力重工已開工建造60餘艘船舶,手持訂單約170艘、排產至2029年。恆力重工系列項目全部達產後,可實現年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產船用發動機180臺,包含G95主機及以下機型,並實現LNG、LPG、甲醇、氨四種雙燃料全覆蓋,將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備的造船基地。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