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最新!美國啟動對中國船隻的301條款徵費機制!-快遞搜
公告顯示,根據美國《聯邦公報》於2025年4月17日發布的通知《關於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主導地位的301條調查行動與擬議行動通知》,並結合6月12日公布的修改內容,附件I、II和III設立了新的費用,適用於由中國擁有、運營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在國際船舶分類(ICST)中被列為132類船型,將被豁免相關費用。 根據各附件的豁免和特殊規則,船舶運營方必須在船舶首次自關境外進入美國港口之前繳納相關費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否應繳費的判定責任在於船舶運營方,而非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官方強烈建議在船舶抵達前完成繳費,因為沒有繳費憑證的船舶將可能被拒絕裝卸作業,或無法獲得放行,直到繳費證明被核實為止。建議船舶至少在抵達前三個工作日啟動支付流程。 具體費用標準如下: 附件I: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由中國實體擁有或運營的到港船舶,按每淨噸50美元收取費用; 附件II: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中國建造的到港船舶,按「每淨噸18美元」或「每卸貨貨櫃120美元」孰高標準收取費用; 附件III: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到港的汽車運輸船或滾裝船,按每淨噸14美元收取費用。 關於豁免範圍及費用暫停標準,請參閱《聯邦公報》原文。 所有費用支付均須通過美國財政部的官方安全支付平臺Pay.gov完成,不得在入境港口繳納。Pay.gov會根據《301條費用支付表》中的選擇自動計算費用,並將支付確認傳遞給船舶入港與放行系統(VECS)。若VECS無法將支付與船舶抵達信息匹配,申報人或船舶運營商可憑Pay.gov的支付確認郵件作為繳費憑證。 《301條費用支付表》要求填寫的必填信息包括: 船舶名稱 到達港口 預計到達日期 IMO或官方編號 航次號 船舶運營商名稱 船舶運營商稅號或CBP編號 付款人姓名、地址及聯繫方式 付款方式(*ACH借記銀行帳戶) 提交上述信息後,付款人需選擇適用的費用類別(附件I、II或III),並按要求輸入相關細節。 從影響面來看,這項政策幾乎覆蓋了全球航運業的所有主要玩家。因為即便剔除中資直接擁有或運營的船隊,全球大部分新造船舶都出自中國船廠。在這種「雙重口徑」的費用設計下,無論船東還是租家,都難以完全規避。 根據Alphaliner此前推算,若以2026年為基準,這項費用可能對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帶來高達32億美元的年度衝擊。其中,中遠海運首當其衝,其與OOCL預計要承擔超過一半,約15.3億美元。 對比之下,HMM與長榮幾乎完全倖免,馬士基與赫伯羅特因船隊結構和部署優勢,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分別僅約1750萬美元與1.05億美元。然而,並非所有航運公司都能如此幸運。以色列的以星航運預計需繳納5.1億美元,ONE約3.63億美元,法國達飛集團則約3.35億美元。 不過,Alphaliner 也指出,在各家班輪公司通過調整船舶部署和其他緩解措施來降低影響之前,這些措施對各家公司的影響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另一方面,針對美方在301調查與最終措施中的動作,中國方面已作出法律與政策層面的應對準備。 2025年9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的決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第四十六條修改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海運相關條約、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違反條約、協定的規定,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該條約、協定享有的利益喪失或者受損,或者阻礙條約、協定目標實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權要求有關國家或者地區政府終止上述行為,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並可以根據有關條約、協定中止或者終止履行相關義務。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上運輸及其輔助性業務的經營者、船舶或者船員採取或者協助、支持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類似措施的,除有關條約、協定能夠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濟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向靠泊中國港口的該國家或者地區的船舶收取特別費用,禁止或者限制該國家或者地區的船舶進出中國港口,禁止或者限制該國家或者地區的組織和個人獲取中國國際海上運輸相關數據、信息以及經營進出中國港口的國際海上運輸及其輔助性業務。」這一修改,標誌著《國際海運條例》的反制條款更加完善,反擊外國對我海運行業歧視性措施的法律武器更為有力,維護國家海運安全與發展的能力更加彰顯,為回擊美國霸權行徑、維護國際航運公平競爭秩序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中國船東協會專家在評論文章中表示,美301調查公然違背世界貿易組織倡導的非歧視原則,嚴重破壞國際海運市場秩序,不僅嚴重侵害中國航運企業的經營發展利益,也極大損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貿易商乃至最終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徵收港口費必將顯著推高中美海運貿易成本,據測算相當於增加了4%的關稅,導致美國通脹壓力加劇,並迫使船公司為規避成本增加而調整航線布局,從而引發美國大港擁堵小港廢棄、供應鏈紊亂和基礎設施更新延遲、農產品和能源出口受阻、港口物流就業崗位流失等連鎖負面效應,實屬損人不利己的短視之舉。美301調查啟動以來,我們持續呼籲將301調查納入中美磋商,通過對話而非對抗、合作而非鬥爭,消除分歧、解決問題。如美方一意孤行,我們認為中國政府有充足的理由重拳出擊,依據《對外貿易法》、《反外國制裁法》和新修訂的《國際海運條例》,堅決進行反制,採取效果對等反制措施,對中美航線上的外國船東和運營商掛靠中國港口加徵港口費,夷平中美航線競技場,維護公平競爭,同時不排除採取更為嚴厲的非對稱反制手段。 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我們呼籲和希望美國正視其自身行為的違法性,正視打壓中國海運造船業與意欲恢復美國造船業之間的背離性,正視國際社會和美國內行業和企業反對調查的聲音,站在正義和理性一邊,通過開展對話和建設性合作解決自身關切,共同維護全球航運業公平競爭秩序和韌性,維護國際海運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國際貿易健康發展。如美方繼續一意孤行,勢必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勿謂言之不預! 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