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幕後外資股東訴上公堂鷹聯航空可能折翅?-快遞搜
8月22日,偉高達(上海)投資諮詢公司宣布,由於鷹聯將其投資資金挪為它用,偉高達已於8月10日正式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鷹聯根據貸款合同規定歸還委託貸款及利息,合計人民幣1486萬元。偉高達(上海)投資諮詢公司的母公司即為新加坡偉高達金融集團,據其代理律師北京藍石律師事務所李煥富介紹,新加坡偉高達是鷹聯的實際投資人之一。 該起訴案揭示出外資投資中國民營航空的現實風險,引起正在積極引進外資的其它民營航空公司規避的警惕。 為了一張牌照 對于謹慎的外國投資集團來說,要出錢投資一個中國民營企業並不容易。 「偉高達在投資鷹聯前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查,認為鷹聯各方面手續完備後才決定投資。」李煥富在消息發布當日表示:「貸款合同中明確規定偉高達提供的貸款為專項貸款,僅可用於公司經營,不得挪為他用。」由於法律程序,李表示目前不能透露這筆投資被挪用到了何處。 起訴聲明中稱,鷹聯先於2005年7月7日與偉高達及新加坡華僑銀行(上海)分行籤訂了貸款協議。協議約定偉高達通過銀行向鷹聯發放委託貸款410萬元人民幣,貸款到期日為2006年7月14日。之後,鷹聯又於2005年11月8日與偉高達和新加坡華僑銀行(上海)分行再次籤訂貸款協議。通過兩次協議,鷹聯從偉高達獲得貸款共計928萬元。 「獲得貸款後,鷹聯始終拒絕向偉高達說明貸款的用途。偉高達曾寄望鷹聯能按時歸還貸款和利息,所以並沒有加以追究。」李煥富說,「即便是今年7月,貸款到期後鷹聯沒有按時歸還,偉高達也仍希望能借鷹聯董事會決議解決此事,但仍然未果。至此,偉高達決定向法院起訴鷹聯。」 鷹聯負責宣傳的黃小姐稱,已經得到偉高達起訴鷹聯的消息,但鷹聯並沒有挪用貸款。當日,董事長李繼寧也稱「並沒挪用資金,而是用在正規用途上」,並表示將用正常渠道解決此事。此後的幾天,記者多次聯繫鷹聯新聞發言人和高層,但無任何回應。 對於當初偉高達選擇投資鷹聯的原因,鷹聯前任CEO祝凱的回答是:因為當時鷹聯拿到了中國民營航空的第一張牌照,而偉高達對中國航空業很是看好。據悉,當年還在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工作的祝凱就是受偉高達邀請而加入鷹聯的。 據李煥富透露,鷹聯開飛時的所有資金都是偉高達注入的,「沒有鷹聯董事長李繼寧一分錢」。由於國內民航規定外資不得全資籌建航空公司,偉高達於是與李繼寧等達成協議,後者通過期權轉讓等方式,將資金陸續交還給偉高達。 「這就是鷹聯資本結構的先天不足。」祝凱說。 2004年6月鷹聯航空正式註冊,註冊資金8000萬人民幣,股東為李繼寧、劉啟宏、穆毅,其中李繼寧為控股大股東,而穆毅據稱則為李繼寧妹夫。 鷹聯面臨破產? 成都法院已於22日上午對鷹聯航空有限公司的帳號執行了凍結。 「副董事長張松光退出鷹聯,已經是一種警告。」李煥富說:「祝凱被辭退,也與反對鷹聯挪用資金有關。」 今年7月,鷹聯辭退CEO祝凱,副董事長、董事張松光也隨後宣布辭職。張松光曾任新加坡航空的總裁,目前是新加坡華僑銀行董事長。而接替張松光董事職務的陳誠錦,正是新加坡偉高達金融集團的董事長。 據有關方面透露,偉高達的起訴只是鷹聯麻煩的開始。在近幾周內,鷹聯還將遇到另一起貸款違約和一系列違反股東協議、侵害投資人權益的訴訟,起訴方包括鷹聯航空的另一主要股東中國國安文化傳播投資有限公司。 在主要股東相繼翻臉後,鷹聯的經營是否能夠維持呢? 據悉,目前鷹聯被凍結的帳號上仍有2000萬元左右的資金。 「現在是旺季。一個航空公司運轉,帳上肯定要有一定的資金。」祝凱說:「但這些錢是流動的。」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鷹聯債務還包括拖欠的民航管理基金和部分航油費用,由於內部糾葛連連,今年旺季鷹聯的銷售也並不理想。事實上,自去年7月首航以來,鷹聯航空一直未能擺脫虧損的局面。 而鷹聯董事長李繼寧是否能夠在股東反目的情況下,及時給鷹聯投入資金解困呢? 李繼寧是廣東人,除鷹聯董事長之職外,目前還是註冊在廣州的英聯通信和中文貳仟在線的老闆。根據廣東省工商局的資料,英聯通信主要經營IT類產品,註冊資金僅為500萬元。其中李繼寧以貨幣出資350萬元,佔股70%,另一位投資人穆毅則以貨幣出資150萬元,佔股30%。而穆毅也正是鷹聯三個自然人股東之一。 中文貳仟的註冊資金為2000萬元,與英聯通信的辦公室同在一處。根據公開資料,英聯通信曾經辦理了公司變更手續,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廣東中文貳仟在線有限公司」。消息人士透露,英聯通信原來所做的業務即是貳仟在線現在的業務。但為了申請鷹聯的牌照,2003年10月份,李繼寧重新申請註冊了英聯通信。這就意味著,英聯通信只不過是為了鷹聯牌照而成立的一個殼公司。 雖然目前鷹聯是擁有飛機最多的民營航空公司,但由於其擁有的4架飛機全部來自租賃,並不能算作公司資產抵債。此次財務醜聞帶來的困境,鷹聯也許已無力自拔。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