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2025下半年海運趨勢預測(運價、艙位、政策三大變化提前知)-快遞搜
在全球貿易的大棋盤上,海運一直是舉足輕重的關鍵棋子。進入 2025 年下半年,隨著地緣政治、經濟復甦進程等諸多因素交織影響,海運市場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運價、艙位、政策等方面都將迎來顯著變化。對於跨境電商從業者、進出口企業以及貨代等相關行業而言,提前洞悉這些趨勢,方能在波濤洶湧的市場浪潮中搶佔先機、穩健前行。 運價走勢:波動中尋求新平衡 跨太平洋航線:供大於求致下行壓力 2025 年上半年,跨太平洋航線海運運價經歷了先漲後跌的過山車行情。起初,由於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部分企業趕在關稅調整預期前集中出貨,一時間需求激增,運價隨之攀升。然而好景不長,進入 6 月,新增運力持續投放,市場迅速回歸供大於求的局面,運價大幅回調。全球航運分析機構 Xeneta 數據顯示,自 6 月 1 日以來,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平均即期運價已暴跌 58%,亞洲到美國東海岸的運價也下滑 46% 。 展望下半年,這一趨勢或將延續。從供給端來看,新船交付潮仍在持續,大量新運力將湧入市場;需求端卻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歐洲經濟增長乏力,美國消費市場受關稅政策、利率波動等因素影響,需求增長步伐放緩。日本三大航運公司 —— 川崎汽船、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合資成立的 Ocean Network Express 在財報中就表示,面對不斷加劇的貿易不確定性,難以判斷下半財年的市場前景。綜合供需,跨太平洋航線運價大概率繼續承壓下行,賣家在規劃運輸成本時,需預留足夠彈性空間。 亞歐航線:地緣政治成運價 「雙刃劍」 亞歐航線運價走勢與地緣政治緊密相連。一方面,紅海局勢持續緊張,眾多班輪公司選擇繞行好望角,導致航程大幅延長,約 10% 的全球運力被 「吸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運力過剩壓力,為運價提供支撐 。另一方面,一旦紅海局勢緩和、航線恢復正常,此前被抑制的運力將集中釋放,屆時市場恐面臨嚴重的運力過剩,運價有較大下行風險。 從長期來看,若中東地緣政治局勢惡化,不僅會衝擊全球運力周轉效率,導致歐洲及中東港口擁堵加劇,短期內推高整體運價;還可能影響全球貿易總量,進而削弱對海運的需求,拖累運價。企業需密切關注中東局勢動態,靈活調整運輸計劃,利用局勢變化中的運價波動窗口,降低物流成本。 艙位供應:新船交付與需求波動的博弈 全球運力增長,結構分化明顯 2025 年貨櫃運力預計增長 6.3%,雖較 2024 年 10.3% 的增速有所回落,但規模仍處歷史高位 。不同船型、不同航線的艙位供應情況差異顯著。大型貨櫃船訂單佔比較高,部分熱門航線如跨太平洋、亞歐航線,在新船交付後,艙位理論供應量將大幅增加;而一些小眾、偏遠航線,由於市場需求有限,船公司投入運力相對謹慎,艙位供應依舊偏緊。 在區域貿易帶動下,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間的航線,艙位需求呈上升態勢,儘管有新運力逐步投入,但短期內艙位競爭仍較為激烈。以東南亞內部貿易為例,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各國間製造業協作加深,原材料、半成品運輸需求旺盛,船公司雖在增加該區域運力配置,但面對爆發式增長的需求,艙位緊張狀況在下半年仍將持續。 船公司策略調整影響艙位分配 為應對複雜市場環境,船公司紛紛調整運營策略,這對艙位分配產生直接影響。為避免價格崩盤,船公司會通過取消航次來減少供給、維持運價 。部分船公司還選擇跳過美國港口,改道至其他市場,使得單程航行時間拉長,消耗更多船隻運力,減少市場上可用運力 。這些策略雖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運價,卻也讓艙位供應變得更加不穩定。 對於跨境電商賣家和進出口企業而言,需加強與貨代、船公司溝通,提前預訂艙位,關注船公司航次調整通知,必要時考慮備用運輸方案,以防因艙位緊張或航次取消導致貨物運輸受阻。 政策變動:貿易保護與綠色航運成主調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關稅政策頻出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其貿易政策對海運市場影響深遠。近期,美國港口徵收海運服務費,抬高了物流成本;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抑制消費需求,使集運價格承壓下行 。若美國進一步上調關稅,不僅將直接增加進出口企業成本,還可能引發貿易量萎縮,減少對海運艙位的需求。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出臺相關貿易政策,如歐盟加強反傾銷調查,對部分商品設置貿易壁壘。企業在規划進出口業務時,要深入研究各國關稅政策,優化供應鏈布局,通過原產地轉移、貿易協定利用等方式,降低關稅成本,減少政策變動對海運需求的負面影響。 綠色航運政策加碼,行業面臨轉型挑戰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提升,綠色航運政策不斷加碼。歐盟碳關稅(ETS)的實施,使得鹿特丹港年輕船舶(船齡 < 10 年)佔比提升至 65%,15 年以上船齡船舶停靠費上漲 30% 。國際海事組織(IMO)也在推進更嚴格的碳排放規定,要求船舶逐步降低碳排放強度。 這一系列綠色政策促使船公司加速船隊更新換代,投資新型節能船舶,採用清潔能源。但對於中小船公司而言,高昂的轉型成本構成巨大挑戰,部分老舊船舶可能提前退役,短期內影響市場運力結構。貨代和進出口企業需關注船公司綠色轉型進展,優先選擇符合環保標準的船舶運輸貨物,避免因政策不合規導致運輸延誤或額外費用產生。 2025 年下半年海運市場充滿變數,運價、艙位、政策三大關鍵領域的變化相互交織,共同塑造市場新格局。企業唯有保持敏銳洞察力,提前布局、靈活應對,才能在這場變革中化挑戰為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