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恆一天倫」輪從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濰坊港區滿載6100噸鐵礦順利靠泊壽光港區,標誌著「濰坊—壽光」鐵礦轉水新通道正式貫通。這是渤海灣港攜手投控集團和山東遠洋強化鐵礦供應鏈服務、深挖內部潛能的又一創新實踐,為區域腹地下遊企業開闢了一條經濟、穩定、高效的原材料保供新通道。面對複雜變化的市場環境與客戶需求,渤海灣港積極向內挖潛,精準對接上下遊企業需求,通過深入調研和周密策劃,成功將原本公路汽運方式運輸的鐵礦貨源,引導至更具成本優勢和物流效率的「濰坊—壽光」水上通道,兩個港區有機串聯,形成「幹支銜接、高效聯動」的一體化網絡,成功推動鐵礦「公轉水」運輸結構調整。「我們聚焦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帶來的內部協同優勢主動作為,通過與山東遠洋合作,提供合適的運力保障,確保船舶順利調配;引入投控集團的貨物保險服務,為貨主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這種『港口+物流+金融』的模式,有效整合山東港口內部的優質資源,形成強大的服務合力。」渤海灣港市場營銷中心幹散貨中心業務經理李昊田說道。不僅如此,新通道的開通直接為下遊生產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相比原有運輸方式,鐵礦轉水運輸有效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約10%,同時延伸渤海灣港鐵礦供應鏈服務的覆蓋範圍,提升碼頭利用效率和吞吐量,為港口保障「骨幹貨種」創造條件,實現港企「雙贏」。在多種運輸方式並存的條件下,新增一條穩定的水上保供通道,有效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為下遊生產企業提供更豐富、更靈活的物流選擇,保障生產的持續和穩定。為保障作業順利完成,兩港區提前謀劃、精準施策。船舶到港前,針對鐵礦裝卸特性,港區對8#泊位相關設備進行全面檢修調試,重點排查門機、鏟車等關鍵裝卸設備的運行狀態,確保設備性能穩定。作業過程中,通過科學調配人員、機械等關鍵生產要素,構建起「船舶靠泊—門機抓取—前沿落地—直取裝車」全流程管控體系,壽光港區鐵礦作業效率同比提升56%。渤海灣港將繼續深化特色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建設,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織密內部協同網絡,持續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拓展更多貨種的「公轉水」業務和定製化物流解決方案,集成多種服務要素,打造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物流樞紐和供應鏈核心節點,為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全媒記者 馬榕蔚 通訊員 任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