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TIACA:美國關稅下,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市場的變化-快遞搜
在美國關稅和最低限額限制了中國境外的電子商務之後,亞太地區已成為電子商務航空貨運量的更大焦點。 這是國際航空貨運協會(TIACA)本周發布的首個此類白皮書的主要發現之一。 美國自4月初以來調整關稅,以及自5月初以來取消對中美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導致中國內地和香港對美國的出口下降。 在取消最低豁免後,中國的進口額下降了17%,儘管在宣布暫停徵收關稅90天後,由於提前發貨的努力,中國的進口額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回升,這突顯了該協會首次專門針對電子商務的白皮書。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機遇與挑戰》白皮書發現,從亞太地區其他來源地到美國、從亞太地區整體到歐洲的電子商務貿易量正在更快地恢復,這表明(電子商務)貿易流量從中國內地和香港(部分)轉移到其他市場。 白皮書指出,自2021年以來,跨太平洋貿易航線的電子商務需求大幅增加。據估計,到2024年,50%的跨太平洋航空貨運需求由電子商務組成。 研究表明,這種電子商務需求部分取代了普通貨物(或包含根據最低限度規則運輸的普通貨物),因此實際上,大約25%的中美需求可能面臨最低限度規則變化的風險。 5月2日,免除最低進口關稅的規定結束,這使得TEMU和Shein等主要平臺使用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難以為繼。不出所料,這條航線的運力下降了30%,說明了對電子商務的依賴以及與貨運能力的聯繫。 白皮書詳細分析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現自2019年以來,源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電子商務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推動這一增長的主要地區是中國東南地區(廣州、深圳、廈門),其規模幾乎是2019年的兩倍,2024年中國中西部地區(鄭州、鄂州、重慶、成都)的業務量在一年內比2019年增長了近三分之一。 中國最大的原產地香港在2024年也大幅增長,比2019年增長了9%。 2024年,中國以外的電子商務達到440萬噸,自2021年以來每年增長38%。過去兩年,中國的電子商務總量幾乎翻了一番。 2024年,低價值電子商務佔中美航空貿易額的55%。 電子商務交易量可能翻倍 白皮書發現,縱觀整個電子商務市場,電子商務航空貨運量可能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 白皮書稱,到2024年底,電子商務約佔全球航空貨運量的20%,預計這些貨運量將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 這種快速增長,因消費者行為的轉變而加速,重塑了供應鏈,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並暴露了監管、標準化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 該研究稱,在過去五年中,電子商務的數量穩步增長,行業估計表明,目前電子商務的數量已超過1200萬噸。 該白皮書由TIACA的多部門電子商務工作組(由航空公司、機場、地勤服務人員、技術提供商、貨運代理和行業分析師組成)編寫,探討了該行業最緊迫的挑戰和機遇,從安全和海關管理到統一數據標準、可持續性和創新。 「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貨運產品——它是航空物流業運作方式的一種範式轉變。這份白皮書提供了可行的政策建議、行業最佳實踐和合作路線圖,以確保我們作為一個全球社區為下一階段的增長做好準備。」TIACA主席Steven Polmans說。 「我們的行業正處於十字路口。通過數位化、創新和跨部門合作,我們可以將電子商務航空物流轉變為一個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的生態系統。」TIACA電子商務工作組聯合主席Nikolai Schaffner補充道。 TIACA總幹事格林•休斯評論道:「這份白皮書是幫助我們行業應對電子商務快速崛起的重要一步。我感謝我們的電子商務專責小組的專業知識和辛勤工作,並感謝我們的董事會優先考慮這一舉措。我們正在共同規劃一條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續的電子商務航空物流之路,同時考慮到不斷變化的法規和消費者行為。」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