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空運迎來增長期的當下,跨境物流的 「空中快車道」 可通過哪幾方面發力呢?接下來,快遞搜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完善航線網絡與運力布局:國內多地可新開以及加密國際貨運航線航班,如威海機場今年 3 月就將 「威海 - 首爾」 往返貨運航班從一周 7 班加密為 14 班,帶動國際貨量同比增長 55.8% 。同時,支持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航空樞紐和鄂州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增加航線,區域性樞紐可申請開展全貨機業務,串飛國際航班的國內段支持 「一票到底」,以此做大做強國際貨物中轉業務 。
提高通關效率與便利化程度:優化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主要航空樞紐試點 7×24 小時通關,推廣機坪 「直裝直提」 模式,讓生鮮、精密儀器等時效敏感貨物可實現 「落地即分流」。還可建設集成民航安檢前置、海關通關等核心功能的貨站,如南航在廣州白雲機場保稅區打造的全國首個獲批 「雙前置」 資質的貨站,可使出口貨物等待時間縮短超 50%。
搭建智慧物流與信息平臺:綜合運用智能化設備與技術構建數位化貨運生態,部分航空口岸可依託國際貿易 「單一窗口」,試點和開發建設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像廈門航空口岸首創 「單一窗口 + 航空物流」 模式,將傳統進口業務中的紙面交接環節從 5 次減少為 1 次無紙化交接,整體物流作業時間最快可縮短 90% 以上 。
發展多元聯運與特色方案:積極拓展空空聯運業務,並開通至其他國內城市的聯程航線,同時通過 「空空中轉」「卡車航班」 等多式聯運業務,進一步拓寬空中快速通道 。企業也可探索 FTL 整板空運與陸海運輸的創新組合模式,比如採用 「空運頭程 + 海運二程」 的混合模式,或者針對高價值精密設備運輸採用 「恆溫空運 + 氣墊卡車」 組合,以此降低成本或保障貨物安全 。
強化海外倉與供應鏈建設: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可加快海外倉布局,像菜鳥全球供應鏈已在歐洲、北美、亞太等區域的 18 個國家和地區運營超 40 個海外倉,京東物流今年也持續加快在東南亞、日韓、中東、歐洲、美洲等地區的開倉步伐,依靠海外倉來擴大全球配送時效範圍,形成更強大的供應鏈服務能力 。
加強行業合作與人才培養:跨境航空運輸涉及多個環節和主體,需要航空公司、貨代企業、電商平臺、海關等多方加強合作,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同時,行業也需注重人才培養,為航空物流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從而增強整體競爭優勢 。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去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