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航運巨頭以星航運(ZIM)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以星二季度營收達到16.4億美元,同比下降15.4%;淨利潤為2400萬美元,同比大幅下降93%;息稅前利潤 (EBIT) 為1.49億美元,同比下降約68%。二季度總承運箱量為89.5萬TEU,同比減少6%;單箱平均運費為1479美元,同比下降11.6%。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4億美元,同比增長4.2%;淨利潤為3.2億美元,同比下降31.2%;EBIT為6.1億美元,同比下降3.5%。上半年總承運箱量達183.9萬TEU,同比增長2.2%;單箱平均運費為1632美元,同比上升4.0%。
儘管今年第二季度盈利出現大幅下降,以星仍對全年業績抱有信心,表示通過投入更大型船舶及優化成本結構,公司有望在2025年實現整體收益提升。
以星航運總裁兼執行長Eli Glickman表示:「在市場動蕩和波動下,我們在第二季度持續藉助升級的運力與更高效的成本結構應對挑戰。在這個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我們將聚焦可控因素,為以星航運的長期可持續和盈利增長定位。」
基於當前業績,以星已上調2025年業績指引範圍的中值。預計2025年全年調整後EBITDA將在18億美元至22億美元之間,調整後EBIT將介於5.5億至9.5億美元。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以星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排名中位列第9,目前運營124艘貨櫃船、總運力76.1萬TEU,其中自有船舶14艘,租入船舶110艘。此外,以星還有14艘新造船訂單,總計約14.56萬TEU。
另據以色列媒體此前報導,以星可能面臨「私有化」變動。以色列航運業大亨兼起亞汽車進口商Rami Ungar已牽頭組成收購團隊,並向以星董事會正式提交控股要約,該交易估值約2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