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賴書聞 通訊員李雨璐)近日,海南省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記者了解到,《條例》旨在構建更加自由、便利、開放的外商投資制度,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近年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效顯著,吸引了大量外資湧入。數據顯示,近5年來,海南省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年均增長14.6%;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089家,年均增長 43.7%;共有176個國家和地區在瓊投資,海南實際使用外資額已躋身全國前列,成為全球投資的「新熱土」。
《條例》重點突出了四大方面內容。在創新外商投資促進舉措上,圍繞自貿港四大重點產業以及「五向圖強」領域,推動放寬外資準入,實施特別適用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例如,率先在生物技術和獨資醫院、獨資金融機構、境外獨立辦學等領域實施擴大開放試點政策。同時,打出投資便利化「組合拳」,創新招商機制,健全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協調機制,為外資設立研發中心、發展跨國公司總部、舉辦國際展覽會等提供便利條件,並定期對外商投資促進成效開展評估,據此調整、完善相關政策。
在發揮金融支持服務外商投資作用方面,《條例》鼓勵金融機構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開展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業務,擴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等融資服務,優化和創新開發保險產品。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股權投資、再投資等方面,豐富和優化服務保障措施,如推動簡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設立流程和外匯登記等手續,明確外商投資性公司可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實施再投資免於外匯登記政策,還支持探索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化服務。這些舉措將更好滿足外資企業跨境資金流動需求,助力外資企業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來瓊從事金融業務。
在推動外商投資環境提升方面,《條例》聚焦外資企業的 「急難愁盼」 問題,全面保障外商投資公平待遇。加大對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建立完善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同時,構建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創新設置企業首席服務專員,在政務服務辦事場所設立國際服務專區,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跨部門協調工作制度,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