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成都東部新區:借世運東風,擘畫「未來之城」新圖景__快遞搜
◎本報記者 劉 俠 8月17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以下簡稱「成都世運會」)落下帷幕。作為成都世運會八大賽區之一,成都東部新區坐擁世運村A區及9個競賽場館,優勢得天獨厚。這個以「未來之城」為發展藍圖的年輕新區,借成都世運會的東風,在體育競技中奏響了城市能級躍升的華美樂章。 低碳與科技點亮世運盛會 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的遊泳館建築面積27000多平方米,設固定看臺約2923座,水面清晰地倒映著場館內的景象,觀眾席區一排排藍白色調的座椅排列整齊,讓人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彩的賽事之中。 成都世運會期間,成都體育學院有田徑場、地擲球場以及遊泳館3個場館承辦比賽,分別承擔飛盤(團隊)、地擲球、潛水和救生4個大項的比賽,包含7個分項、49個小項。 「在遊泳館的改造中,我們充分利用前期舉辦世運會巡迴賽的基礎,創造性地採用了『巡迴賽—正賽』兩階段共用模式。」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執行副主任蘭仁欽告訴記者,遊泳館的LED燈光系統、強電環網櫃、擴聲設備等關鍵設施直接服務於正賽,實現設施高效復用,避免重複投入。 同時,在場館建設方面,他們堅持「一館一策」精打細算,秉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的改建方式。蘭仁欽介紹,如不間斷電源、場地擴聲系統、棚房等場館大型設備均採用租賃方式解決,不僅大幅降低了資金投入,更有效減少建材生產與長途運輸產生的碳排放。 「此外,我們還通過空間靈活轉換,方便場館在賽後持續利用。」蘭仁欽說,場館在空間設計上大量採用可摺疊、易轉換的設施(如摺疊式桌椅),極大提升了場地利用的兼容性和效率。賽事中使用的LED屏幕、專業燈光系統等,在成都世運會結束後將直接服務於學校日常體育教學,實現「一次投入、長期受益」,延續場館價值。 在成都世運會比賽場館建設過程中,成都東部新區始終秉持「簡約、安全」的辦賽理念,堅持「能改不建」,9個競賽場館(場地)均為改建或者臨建,並全部採用綠色環保建材和可循環利用材料,採取裝配式、標準化建設模式,集約安裝,把綠色低碳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 打造文商旅體消費新體驗 當前,成都東部新區正持續發力,不斷提供人性化服務並持續打造集「文化屬性、商業功能與體育元素」於一體的體驗場景,積極營造獨特的文商旅體消費環境,從而借世運之風,推動新區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成都世運會期間,成都東部新區的商圈和社區陸續推出多場世運主題活動。林棲·活力城和湖濱天地綜合體依託新區水上運動的資源優勢,結合成都世運會水上運動等熱門賽事,舉辦以世運為主題的「夏日狂歡季」系列活動;具有世運元素的迷你世運嘉年華、科普展,以及融入世運主題的水上樂園、非遺聯動等活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運動員沉浸式感受「未來之城」的獨特魅力。 商圈活動熱鬧非凡,社區活動也毫不遜色。8月6日,「好運市集」在天府國際智鏈社區正式開街。活動結合了園區商家的業態特點,開展主題市集、熊貓巡遊等特色活動,吸引國內外賓客領略巴蜀風情。成都世運會的舉辦,也直接推動了天府國際智鏈社區15個商業品牌落地,業態涵蓋零售、服務、餐飲等。 世運會期間,成都東部新區還在世界園藝博覽園內打造世運廣場,設置體育項目展示體驗區和主辦城市文化展示區、美食區、舞臺區等功能板塊,為參賽者和遊客提供「逛、玩、吃、購、看」一站式體驗。 當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運動的激情點燃盛夏,成都東部新區展現出了「文旅+世運」的無限可能。未來,成都東部新區將繼續通過賽事合作、文化傳播與產業聯動,積極探索文商旅體深度融合新載體,助力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持續推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