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上海「通達系」快遞員到崗率超95% 積壓件本周將處理完畢__快遞搜
昨天,記者從「三通一達」4家快遞公司獲得最新消息,目前幾家公司上海網點的快遞員到崗率已超95%,所有積壓件將在本周內全部處理完畢。儘管本周起,快遞將恢復正常,但不得不正視的是,作為有著200多萬從業者的快遞行業,每年春節後都要遭遇類似「用工荒」,背後的癥結何在?對比部分電商自營物流全年無休的高效率,究其原因,加盟制模式下的用工制度不完善恐怕首當其衝。 滬上快遞「倒閉潮」被誇大積壓件本周將處理完畢 「申通盧灣站倒閉了?」「五角場圓通怎麼了?年後一直無人送件。」「天天快遞網點加盟商不幹了,快件來迴轉圈!」……春節假期剛過,消費者們好不容易等到春節期間購買的商品發貨,不料,卻陸續有關於快遞網點「倒閉」的消息傳來。記者也進行了實地調查並向企業求證相關數據,網點爆倉現象確實存在,但所謂的「倒閉潮」被過度誇大,快遞公司預計,積壓件將在本周處理完畢。 中通快遞小哥大斌在上海做快遞員已經3年了,一直負責松江新橋、九亭一片的收派件業務,春節快遞爆倉事件發酵期間,他已經從老家返滬上了4天班。「一年忙到頭,沒理由春節不回老家,節後人手不足我們都知道,這不也早早回來了嘛。」大斌匆匆撕下快遞單將包裹遞給收件人,沒等電梯門關上,他就迅速鑽了進去。大斌告訴記者,開年之後雖然單位已經上班了,但是快遞業務員還沒有正式上班,就會導致很多站點年前的存量快遞件沒有及時送出去。「其實元宵節後回家過年的都差不多回來了。但是像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客戶的維權意識很強,投訴也多,關注度就上去了。」他說。 圓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圓通上海網點共有129個,這一數字較去年有所增加,「一旦有加盟商退出經營,馬上就會有新的加盟商接手,並不存在網點倒閉的情況。」韻達方面也表示,年後「用工荒」導致人手緊張,快件積壓、攬件延遲等現象確實存在,但上海100多家網點沒有一家存在「無人送件」的情況。 曾在「雙十一」期間接受記者跟蹤採訪的快遞承包商鄭永虹,就曾經因為網點搬遷被客戶誤認為倒閉。他向記者坦言:「當下的快遞市場,的確一年比一年的競爭更激烈,生意的確越來越不好做。」但面對「倒閉潮」一說,他也直言,「全國的快遞網點上萬家,上海就有幾千家,倒掉的畢竟是少數。難道去年賺了100萬,今年賺了60萬,就說自己虧了40萬?就要經營不下去倒閉了?」 不籤合同沒有社保導致快遞員流動頻繁 其實,快遞爆倉並不奇怪,一般在「雙十一」期間,由於包裹猛增,快遞公司人手有限,導致無法順暢送到客戶手裡,會提前聘請臨時工應對緩解。在平時,快遞服務都相對正常,很少見到爆倉情況發生。而各地集中出現大規模爆倉的時間,一般是在春節後這個特定的時期,這其中必定是多種因素疊加所致,諸如春節期間壓貨、部分加盟商虧損關門、節後返工不足、招工困難、快遞員跳槽等。但歸根結底,這些因素與快遞行業的管理模式、用人制度息息相關。 日前,京東CEO劉強東在微博上表示,90%以上的快遞員沒有或僅有少得可憐的五險一金,以剋扣基層配送員和電商從業人員的福利而帶來的電商表面繁榮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反思。這一表態也讓長期隱藏於電商高速增長之下的基層從業者福利保障問題浮出了水面。 記者從熟識的幾名所屬不同公司的快遞員處了解到,在上海,根據網點所在區不同,普通快遞員的保底工資基本在2500元到3500元,送一單快遞又1元到1.5元的提成,收一單則能拿寄件費的5%到8%,每個月收入基本在6000元到7000元左右。而為了降低成本,加盟站是不給快遞員上保險和社保,「只給送貨的電動車投了保。」其中一名快遞員透露。 有物流從業人士坦言,快遞業利潤較薄,給員工上「五險一金」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除了順豐、EMS這種直營為主的公司外,大部分通過加盟的方式巧妙避開了這筆成本,保證了其近10%的淨利潤率。 相比而言,部分電商自營快遞在春節前後的高效率送達,恰恰是用工制度規範的結果。記者向京東相關部門得到數據,2016年,京東總共為包括基層快遞員在內的員工繳納五險一金超過27億元。除了五險一金之外,配送員還額外享有商業保險。 快遞屬於勞動力密集行業,不籤合同、沒有社保、工作負荷大都導致了人員流動性大,而這一用工性質的弊端在春節後會尤為凸出。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由於快遞員大多數來自農村,習俗上正月十五之後才陸續出門,因此每年春節後會有例行波動,出現相對人手短缺的情況。而由於沒有用工協議的約束,快遞員在節後返崗的時間和變動性就較大。 收入幾年停滯不前臨時加薪不是長久之計 無論是「雙十一」還是春節後的快遞市場,面對「用工荒」,加盟商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加薪,試圖用經濟槓桿撬動勞動力市場,但在每年階梯式增長的行業需求面前,顯然這一招已不再靈驗。 物流行業專家黃剛直言不諱地指出,快遞員月入過萬的暴利時代早已過去,而在這幾年快遞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快遞員的收入卻始終停滯不前。「幾年前,送一單提成是1元錢,幾年過去了,還是1元。」此外,為了搶客戶,給不少網店開出的送單價也是打起「價格戰」,自然更低的成本轉嫁到了人力上,快遞員需要送更多的件,考核也更加嚴格。 在淘寶上開店的陶小姐常年與快遞員打交道,在她眼裡,他們的真實處境是「低收入、高強度」。「『雙十一』期間,為了能讓我把業務都給他做,有快遞員自願通宵上門來給我打包。可想而知他們的壓力也挺大的。」她感嘆道。 「快遞員轉行做外賣,只是一時的流動,都去幹外賣也不可能,中國有近300萬快遞員。」黃剛表示。有業內人士建言,快遞不能再靠人群戰術,要靠大數據和技術;也不能再免郵,要改善基層快遞員的工作環境。對此,黃剛表示認同,他同時預測,今年快遞可能要漲價。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