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涉足電商,正在成為行業新趨勢。繼中糧集團、國家電網、各大國有銀行紛紛打造電商平臺後,北大荒旗下電商嗨廚房也於近日上線。專家認為,國企在進軍電商領域時,具有一定的信譽與資源優勢,但仍面臨物流和盈利的挑戰。 「消費升級是生鮮電商面臨的歷史發展機遇。」嗨廚房高級副總裁張國保說,嗨廚房面向的目標人群是注重食材質量的人群,包括一線城市白領、孕產婦女、健身人群、慢性病患者等,目前主打產品是米麵糧油、海鮮等。 網際網路研究機構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如今電商競爭日益激烈,而在生鮮電商領域仍存在諸多機會,這也是眾多國企進軍這一行業的主要原因。 據網際網路研究機構易觀智庫統計,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4億元快速增至2015年的540億元,經歷了探索、啟動、高速發展、應用成熟四個階段,面臨萬億級剛性市場需求。雖然目前競爭已十分激烈,但仍然湧現出本來生活、愛鮮蜂、天天果園等「小而美」的特色平臺,以較高的質量和便捷的服務在市場站穩腳跟。 國企生鮮電商陣營中,有些是本身就擁有食品行業背景,規模最大的當屬中糧「我買網」;也有一部分是跨界經營,如國家電網、各大國有銀行等。其銷售方式也各有特色,有些是純線上平臺,有些則是「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的模式,如嗨廚房便在北京設立了體驗餐廳。 為何國企要涉足電商行業?張毅表示,生鮮電商行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不僅是由於消費升級趨勢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也是因為目前行業服務質量仍然不夠理想,有較大提升空間。而國企從事電商,最大的競爭力就是信譽與自身積累的相關資源。 例如,中糧集團與北大荒集團合作,二者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物流基地遍布各地,與國外供應商聯繫密切,這些因素得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品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國企打造電商,大多引入了民營資本,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種探索,既利用了國企的優勢資源,也增加了公司的市場化程度和運營的靈活性。但是,物流體系建設成本高、市場滲透率低、盈利難,仍是生鮮電商面臨的三大挑戰。 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當前生鮮電商滲透率尚不到2%,遠不及服裝行業30%的滲透率。生鮮食品的冷鏈物流成本也比普通產品高出一倍,中國生鮮品的損腐率高達10%至25%,而在發達國家僅為5%,普通電商商品損耗率則低於1%。生鮮電商的成熟之路任重道遠,對國企來說,也是難啃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