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福州海事局推出36條措施助推「海上福州」高質量發展-快遞搜
8月21日,福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州海事助力建設「海上福州」服務舉措新聞發布會,介紹《福州海事局關於發布助力建設更高水平「海上福州」若干措施的通告》中推出的36條服務措施。
據了解,福州海事局於今年制定並推出36條措施,覆蓋海洋經濟發展、安全保障、政務服務和兩岸融合四大領域,聚焦「助發展、築安全、塑環境、促融合」主線,擘畫新時代「海上福州」建設新藍圖。
以更實舉措助發展,加速賦能海洋經濟發展新引擎。涵蓋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口岸動態監管、支持「兩國雙園」建設、拓展國際航線、推進海上運輸數位化等11項措施,重點提升港口樞紐功能和航線網絡布局。
以更高標準築安全,守護海洋經濟可持續綠色發展。包括構建前置型監管模式、推進商漁船共治、落實船舶汙染防治、強化船舶能效管理等10項措施,聚焦風險防控和生態保護,打造本質安全水域。
以更優品質塑環境,推動政務服務體系提質增效。涉及政務服務集成改革、船舶登記全生命周期管理、船員權益保障等8項措施,旨在優化航運營商環境,釋放自貿試驗區「溢出效應」。
以更強謀劃促融合,全力寫好「通、惠、情」三篇文章。涵蓋服務兩岸客運航線、深化兩岸海事交流、保障民生工程、加強搜救協作等7項措施,推動兩岸融合走深走實。
其中,有8項服務區域發展新舉措作為重點,直接聚焦口岸開放、港口效率、政務服務等區域經濟關鍵節點,為福州市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提供精準海事支撐。
在賦能海洋經濟高效發展方面,建立口岸安全要素動態評估機制,對羅源灣、閩江口等四大灣區開展常態化監測。完善涉外作業點臨時啟用和退出規則,推動管理模式從「重開放」向「開放管理並重」轉型,源頭化解風險,築牢口岸安全根基。構建「快反處置中心+小交管」動態管控載體,在羅源灣港區應用「套泊熱接」作業模式。
在築牢水域本質安全方面,實體化運行福州轄區7家商漁共治「聯管中心」,其中3家實現海事海漁聯合值班,創建「五化六有」全鏈條管理模式。在福州港江陰港區建立並運行全省首個船舶載運「新三樣」貨物前沿服務站,有力保障船舶載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三樣」安全、便捷、高效運輸。
在優化航運營商環境方面,推行「首席政務服務代表」首問負責制,全覆蓋設置「綜合諮詢」「排憂解難」窗口。建立「海運暢行」跨部門聯辦模式,實現船舶登記和船舶營業運輸證書並聯審批。新建船舶證書5個工作日內核發,轉籍或註銷證書3日內辦結,審批辦證效率提升80%以上。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3次,群眾滿意率達100%。發布覆蓋52座碼頭的《福州港船員上下岸服務指南》,開通免費轉運專線12條,海事人員全程陪同指引,解決船員「下地難」問題。
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方面,實行預約制與24小時值班制,及時辦理臺輪口岸通關。推行執法人員提前到港待檢模式。依託「海運暢行」聯辦模式,優化兩岸船舶辦證流程。全力保障琅岐對臺客運碼頭清淤作業,推動琅岐對臺貨運碼頭投入運營,為兩岸人員往來、經貿合作提供更便利高效的海事服務,助力兩岸融合走深走實。(記者 宋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