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浦東新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快遞搜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5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發表重要講話5周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浦東開發開放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跨世紀國家戰略,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浦東堅持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在一片農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8萬億元,人均GDP達到4.31萬美元,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1/76的GDP、1/17的貨物進出口總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發表重要講話,賦予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新的重大使命。浦東新區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引領區建設統領「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加快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浦東繪就的宏偉藍圖變為實景畫。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堅持「幹字當頭、奮力一跳」,拼經濟、闖改革、搞建設、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穩中有進。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5%,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5.9%,實到外資增長36.1%,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0.5%,新設企業數增長28.1%。 一、經濟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 總量規模持續提升 2024年有5個萬億級指標:地區生產總值1.78萬億元,是2020年的1.34倍,佔全市32.9%;規上工業總產值1.32萬億元,是2020年的1.27倍,佔全市33.6%;規上服務業營收1.25萬億元,是2020年的1.61倍,佔全市21.2%;貨物進出口總額2.61萬億元,是2020年的1.25倍,佔全市61.1%;限上商品銷售總額5.88萬億,是2020年的1.34倍,佔全市37.3%。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工業佔比穩中有升,2024年為22.1%,比2020年提高0.2個百分點;知識密集型產業快速發展,從佔GDP比重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提高2.1個百分點,達到10.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提高0.7個百分點,達到4.5%;工業產值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從48.4%提高到53.6%。 發展後勁更加充沛 從2021年起到今年6月底,累計新設市場主體21.9萬戶,實際利用外資436.4億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萬億元,年均增長10.3%,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4.2%。 二、高水平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 堅持以國家戰略為牽引,全力推動《引領區意見》《浦東綜改試點》《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落實落地,三項國家戰略任務總體落地率達到93%,形成了一批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成果。 率先挺進改革深水區 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著力推動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試點國有建設用地垂直空間分層設立使用權,創新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土地管理,已有25個新建產業項目應用M0政策,實現生產、研發等功能混合配置;成立上海數據交易所,掛牌數據產品近5500個,年交易額超50億元;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已向社會開放近400個政府數據集;探索創新「隔牆售電」機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實現就近交易。 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便利經營主體進入和退出,「一業一證」改革從「單一業態」到「融合業態」拓展,累計核發行業綜合許可證1.7萬餘張;「準營承諾即入制」核發許可證超5000張,入選國家發改委全國營商環境創新實踐十大案例;「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惠及企業19萬戶;3.7萬戶企業通過經營範圍登記改革新政受惠;累計為超1.6萬戶企業辦理簡易註銷登記。 率先開展更大程度開放壓力測試 進一步拓展開放領域,全國首家外商獨資券商、首批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等金融開放項目落地,6家外資企業成為增值電信開放試點企業,29家外資企業開展基因診療開放試點業務,率先建立安全便利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落地全國首單重點行業再製造產品進口試點。 進一步接軌國際規則,智慧財產權保護、政府採購、環境保護、國有企業、勞工權益等「邊境後」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推進,總體達到CPTPP和DEPA正文條款的開放水平。 進一步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線徑予放行」適用口岸範圍拓展至上海南港、外高橋港區、浦東國際機場等區域;「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在全球布局5個分中心,打通國際標準認證壁壘;上線「離岸通」平臺整合境外數據支持貿易真實性審核,推動離岸貿易規模超過900億美元。 進一步構築開放平臺,有序推進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相關管理辦法制定完成,功能性配套設施加快建設,先行啟動區年內將完成封閉驗收;今年圍繞功能升級,聚焦「走出去」發展戰略,設立了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整合聯動11家理事單位和72家戰略合作夥伴,助力國內企業高質量走出去發展,力爭到「十五五」末培育400家出海先鋒企業、100家出海企業總部。 三、核心功能實現新提升 浦東是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堅持把強化「四大功能」作為主攻方向,不斷提高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能力。 一是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 新增原油期權、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以及鉛、鎳、錫和氧化鋁期權等一批國際化交易品種,落地大宗商品倉單註冊登記中心、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臺,拓寬「債券通」「滬港通」「滬倫通」等跨境投融資渠道,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和「上海價格」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更高能級總部經濟,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9家、國際經濟組織19家。 二是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舉全區之力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張江科學城,聚焦高校、人才、融資、活力等關鍵環節用勁使力,優化科技創新生態,集聚了14個大科學設施、13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5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6所本科以上高校、50餘家重點科研院所、17家新型研發機構、286家外資研發中心、908家企業研發機構、2787家專精特新企業、5026家高新技術企業、4萬多家科技型企業,暢通「從0到100」的創新全鏈條。「十四五」以來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增長8.7%,財政科技投入五年累計553.04億元,有效高價值發明專利達到5.69萬件,增長1.81倍,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從30件增加到97件,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9項,上海市科學技術獎139項。 三是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 推動三大先導產業向世界級產業集群邁進。集成電路以「設計引領、全鏈布局」為重點,形成覆蓋EDA基礎軟體、核心產品設計、高端製造封測到裝備材料的全鏈條產業體系,2024年產業規模達到2947億元,約佔全國1/5。生物醫藥以「源創首發、走向世界」為重點,現有在研管線近2000個,其中一類新藥800多個;研發成果進入爆發期,「十四五」以來獲批國產一類創新藥23個,國產創新三類醫療器械27個,總量分別達到28個、36個,今年獲批一類新藥6個,佔全國14%。人工智慧以「要素支撐、融合賦能」為重點,建設模力社區,集聚垂類模型上下遊企業200餘家,28個大模型已完成備案。 四是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 2024年,浦東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到377.8萬噸,首次位列全球第二;港口貨櫃吞吐量達到4588萬標箱,助力上海港連續15年全球第一;口岸貿易規模達到10.64萬億元,佔到全國1/4。 四、人民城市建設展現新面貌 浦東不僅追求經濟發展的高質量,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的高品質,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做到「財力有一分增長、民生有一分改善」,財政民生投入佔比保持在46%以上,「十四五」累計投入3742.2億元。 全面推進現代化城區建設,構建「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融合發展格局,一手抓補短板,積極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已惠及3.86萬戶居民,全面完成街道範圍內「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無衛生設施舊住房提升改造;一手抓提品質,建成開放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浦東美術館、浦東足球場、前灘太古裡等一批新地標,建成37個鄉村振興示範村、54個美麗鄉村示範村。 提升公共服務優質均衡水平,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質升級,基本保障類公共服務15分鐘可達率提升到95.6%,各類優質資源加速送到群眾家門口,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實現公辦學校全覆蓋,普惠社區託育「寶寶屋」實現街鎮全覆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籤約合作實現全覆蓋,老年助餐服務實現街鎮全覆蓋。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浦東,「十四五」以來,新建3.06萬畝林地、1370公頃綠地,新增150座公園,總量達到203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4平方米,中心城區公園綠地基本實現「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新增河湖水面積1.51平方公裡,12.5公裡的陸家嘴水環全線開放,世博水環啟動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4年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0.7%,比2020年提高1.6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27.5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2.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比例為100%,比2020年上升23.1個百分點。 展望「十五五」,浦東新區將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國擔當、勇為尖兵,聚焦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戰略使命,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以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保障,勇挑經濟大梁、勇當改革先鋒、勇作民生標杆,以「幹字當頭、奮力一跳」的精氣神,苦幹實幹拼命幹、創新創業創奇蹟,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