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美國將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基準關稅從145%下調至30%,為期90天,導致跨太平洋海運需求激增,到西海岸的貨櫃運價飆升至6000美元/FEU以上,因為託運人爭相將貨物趕在8月到期日之前運往美國。
Freightos最近對約80名供應鏈專業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約有一半的人預計,白宮最近宣布的將把30%的基準關稅再延長90天,將導致另一個旺季。但另外一半人認為,即使有延期,今年的旺季也已經過去了——到目前為止,貨櫃運價似乎支持了這些預期。
上周,到西海岸的跨太平洋運費下降了8%,至2000美元/FEU以下,這是自紅海危機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本周到目前為止,每日價格已降至2023年底胡塞武裝襲擊開始前的1700美元/FEU水平。上周,美國東海岸的價格下跌了3%,至3,472美元/FEU,但本周到目前為止,價格已降至2,700美元/FEU,距離紅海前的水平也很近。
由於關稅驅動的提前裝貨量在今年早些時候高於正常水平,並在6月份帶來了短暫的提前旺季激增,跨太平洋貨櫃運費正在下降。但運價回落至紅海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儘管襲擊仍在繼續——表明運價過剩也在影響運價行為。
亞歐貿易現貨市場的發展也可能支持產能過剩已經影響利率的可能性。
航空公司報告稱,亞洲至歐洲的旺季需求強勁。但是,儘管運量強勁,歐洲幾個主要貨櫃樞紐持續擁堵,紅海改道仍在直接吸收這條航線的運力,但貨櫃運價仍比一年前低了60%,當時紅海危機被認為是歐洲至歐洲運價飆升約7,000美元/FEU和地中海至地中海運價飆升約8,000美元/FEU的主要原因。
截至上周,亞洲-歐洲航線的運價仍持平在3300美元/FEU左右,這是自7月初以來的旺季水平。亞洲-地中海地區的價格從6月中旬達到的4800美元/FEU的旺季高點下滑至約3100美元/FEU。航運公司將在9月份減少這些航線的運力,以防止價格進一步下跌。
在航空貨運方面,上周末開始的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空乘人員罷工凍結了客運業務,也擾亂了貨運流程。然而,周一晚些時候,航空公司與工會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這意味著運營已經逐漸開始恢復。
航空貨運指數費率數據顯示,上周航空貨運價格總體穩定,中國-美國價格小幅上漲至5.44美元/公斤,中國-歐洲價格下跌4%至3.53美元/公斤,跨大西洋價格下跌2%至1.73美元/公斤。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