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諮詢公司Linerlytica的數據,全球貨櫃船訂單量達到創紀錄的1040萬TEU,訂單量佔現有船隊的比例升至31.7%,運力供給過剩估計將持續到2029年。
Linerlytica表示,上一次訂單佔比超過目前的水平是在2004年至2009年,結果是用了10年時間才得以消除(過剩運力)。目前,美國出臺多項關稅措施,將推升商品價格,降低消費及運輸需求,導致貨櫃航運一方面遭遇供給大增的壓力,一方面又必須面對需求的下滑。
船公司高層則指出,目前全球新造船交船時間點已經到2031年,根據Alphaliner估計, 接下來6年(2025-2031),預計有約940萬TEU新船運力交付,佔目前全球船隊運力約28%-29%,但目前市場上超過25年的高齡船舶運力合計約127萬TEU,佔比約4%,2026年佔比約5%,2027年佔比約6.5%,高齡老船佔比未來會隨時間逐年拉高。
未來老船會因為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的減碳要求日益提高,必須更換。而且長期來看,關稅問題不會大幅度改變全球供應鏈,但會造就生產鏈轉移,尤其以中國轉移至東南亞最為明顯,市場貨物運輸需求不會明顯減少。
不過也有業界高層指出,根據過去經驗,在市場運價仍位於可獲利水平時,船公司多數都會留用老船,只有等船隻真的無法為公司獲利,出現虧損時,才會把舊船當廢鐵賣,因此恐怕會出現一段震蕩調節期。